截至11月7日,中國石油在川南地區累計生產頁巖氣103億立方米,目前日產量達到1280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624萬立方米的日產量,翻了一番。為保障冬季天然氣供應開了個好頭。
2018年,中國石油頁巖氣勘探開發再次提速,鉆機、隊伍、工作量呈幾何式增長。
中國石油在全國范圍內調動資源,從新疆、東北、甚至國外將鉆機調往川南,截至10月底,共在川南地區部署133臺鉆機,較2017年的38臺增長了3倍。
川南頁巖氣的會戰人員也來自五湖四海,除大慶油田、渤海鉆探外,長城鉆探、西部鉆探、川慶鉆探的鉆井隊都在川南集結,中國石化也有部分隊伍加入。此外,安東油田服務、新疆貝肯能源等民營公司也在大會戰的行列,目前總體作業人員已經超過1萬人。
在鉆機、隊伍增長的基礎上,川南地區累計開鉆頁巖氣井265口,年總進尺超過100萬米,較去年全年的50萬米增加了一倍,在復雜的地下鉆出了一條條總長超過一千公里的找氣“高速隧道”。
工作量的幾何式增長,帶來產量的大幅提高。10月30日,中國石油在川南的主要產區長寧頁巖氣田寧216井區寧216井開始產氣,日產氣14萬立方米。至此,長寧頁巖氣田累計投產91口井,頁巖氣日產量達到606萬立方米,相當于300萬戶居民一天的生活用氣量。
伴隨川南頁巖氣勘探開發的深入推進,該區域的相應凈化、集輸等配套設施也日臻完善。10月19日,威遠頁巖氣區塊威202-1井脫水站完成升壓并順利投入試運行,日處理氣量達80萬立方米,打通干線管網的關鍵樞紐,又添威遠區塊進氣新通道。目前,中國石油在川南地區新建內部集輸管道370千米、外輸管道230千米、脫水裝置7座,具備了88億方的脫水能力和113億立方米的外輸能力。
技術進步也是不斷創新的必然。中國石油目前已創新形成了頁巖氣勘探開發“六大”主體技術,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良好應用效果,建井成本由1.2億元控制到5000萬元左右,實現了埋深3500米以淺資源的規模有效開發。
據悉,中國石油在川南地區的未來目標是埋深4500米以淺資源。已制定了以五年為階段、分四輪進行產能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方案,從2020年到2035年,頁巖氣將從120億立方米增長到420億立方米,并實現長期穩產。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