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地熱能資訊”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題為“專項扶持!上海市采用淺層地熱能每平方米補貼55元”的報道后,獲得業內人士的關注關注。根據上海市重新修訂出臺的《上海市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專項扶持辦法》指出,對于符合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示范的項目,上海市采用淺層地熱能的,每平方米受益面積補貼55 元。
上海市為進一步加大淺層地熱能在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領域的應用,記者近日從中國政府采購網獲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之規定,上海晶譽建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受委托,對上海市淺層地熱能可持續開發利用(2020)項目采購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投標采購,特邀請合格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上海市淺層地熱能可持續開發利用(2020)項目”包含4部分內容:一是“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分區指引導則”;二是“上海市淺層地熱能監測網絡完善”;三是“科學實驗場地下水源熱泵系統建設及研究”;四是“上海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量調查”。
招標公告顯示,本項目采購預算金額是8530112.00元,資金來源為國庫資金。投標截止時間是2020年4月21日,項目交付日期為合同簽訂后至2020年11月30日。本項目執行《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的通知財庫〔2011〕181號,《中小企業化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對小、微型企業產品的價格給予6%的扣除,用扣除后的價格參與評審。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淺層地熱能資源建筑應用項目700多個,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此次,上海市面向社會發布的淺層地熱能四大領域招標,將一步促進上海淺層地熱能開發應用。
上海作為超大城市,人口多,建筑體量大,淺層地熱能的市場需求潛力很大。從地質條件看,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多為軟土層,比較適合鉆井作業,在淺層地熱能開發中可有效降低地源熱泵打井的成本。另外,上海的土壤結構換熱性能良好,也有利于熱能轉換。
上海“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25億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2.5億噸以內,加大優化能源結構力度,大力發展低碳清潔能源。
為進一步加強淺層地熱能關鍵技術研究、交流合作,2017年12月,中國地調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上海淺層地熱能發展研究中心掛牌成立,同期國內首個地熱能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平臺上線。2019年4月,上海淺層地熱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近年來,上海開展并完成了《上海淺層地熱能可持續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和《上海市淺層地熱能監測與環境效應評價》等多項關鍵技術,創新性地研發了適用于地下200米深度的穩定可靠的地溫監測設備,填補了國內在地溫監測方面的空白。上海還自主研發了數據自動采集設備及數據處理軟件系統,實現監測數據采集自動化及無線通訊傳輸的在線監測功能。
另外,上海起草了《上海市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管理規定》,將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分為鼓勵開發利用區、限制開發利用區、禁止開發利用區三個區域,科學規劃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工作。相關成果已應用到上海市國際旅游度假區規劃、上海市奉賢南橋新城規劃等規劃中。
展望未來,上海市將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對空氣的污染,為將上海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以及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