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電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發布新時代鄉村電氣化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今年在浙江試點建成600個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并使電氣化村的數量在2022年達到1500個、2023年達到2500個。
據悉,浙江省新時代鄉村電氣化村評價標準包括“助力現代農業發展”“助力全域新時代美麗鄉村創建”“助力萬村善治示范創建”3個大項12個小項,以行政村為最小單位,按照“一村一品”原則,考察鄉村在生態宜居、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等各個方面的電氣化程度。過去一年,國網浙江電力貫徹落實階段性降電價等政策,降低社會用能成本112億元,在全國首推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融資超17億元,在振興實體經濟中發揮央企“頂梁柱”關鍵作用。
一年來,國網浙江電力通過探索構建電力數據的社會價值創造體系,持續釋放數據價值,在加碼“數字底座”上已跑得更快更遠。繼此前在全國首創企業復工復產指數、“電力大數據+網格化防疫”、“電力消費指數”、在“這”電力指數等應用,引領電力大數據服務政府科學決策后,創新之舉不斷涌現。
目前浙江省農村供電可靠率為99.928%,綜合電壓合格率為99.974%。國網浙江電力營銷部主任何文其表示,未來三年,浙江將適度超前建設農村電網,實現農村水利、公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用電便捷接入,建設高標準農田等配套電力設施,將電源接入點延伸至田間地頭,加快育苗、種植、畜牧水產養殖電氣化應用,降低農民生產成本。
“在培育鄉村產業綠色優勢和服務人居環境改善上,我們將推進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現代農業電氣化升級,為農村電商、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提供‘省時、省心、省錢’的電力服務,推動建設全電景區、全電民宿和農村‘近零能耗’住宅,加快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何文其說。
與此同時,數字化改革的最新成果也將全力助推鄉村振興進程。近日,浙江省第一份“鄉村振興電力民生指數”在紹興正式發布,該指數充分運用電力大數據優勢,以行政村為單位,對供電可靠性、電壓合格率、產業及行業用電量等13個評價因子開展多維度分析,建立差異化指數分析模型,為地方政府開展鄉村振興決策提供評價依據,助力農村地區補短板、強產業、促發展、惠民生。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