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機電·2021地熱能產業前沿技術創新大會合影
2021年7月15-16日,“南國機電·2021地熱能產業前沿技術創新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盛大召開。大會以地熱科技創新助力“碳中和”為主題,以高質量辦會為宗旨,以讓每位參會者“滿載而歸”為目標。來自政府部門的有關領導,兩院院士,行業協會、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家等近400名嘉賓現場出席了本次大會。大會由地熱能在線主辦,安徽南國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邯鄲市偉業地熱開發有限公司、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安徽省地礦局能源勘查中心)、安徽科恩新能源有限公司、武漢芯躍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協辦。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地熱能專業委員會和安徽省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指導,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保定順昌鉆井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支持。
本屆大會在兩天的會議議程內,設置了大會開幕式、主論壇、地熱地球物理勘查分論壇、免費OpenGeoSys(OGS)及地熱計算器初級培訓、Python在地下流體滲流領域的應用培訓、以及“地熱+”能源站考察活動,同時發布了《地熱技術前沿內參》《2021中國地熱能產業發展報告》。大會冠名商安徽南國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還為大會組織了精彩的歡迎晚宴。
會議同期發布的《2021中國地熱能產業發展報告》和《地熱技術前沿內參》
大會開幕式由安徽省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官煜受邀主持。開幕式上,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方廷勇;安徽省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自然資源廳教授級高工李益湘;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地熱專委會主任李元普先后致辭。
在開幕式結束后舉行的主論壇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閆家泓教授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發表了題為《大力發展地熱能,助推碳中和/碳達峰》的演講報告;中南大學教授李帝銓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發表了題為《廣域電磁法在干熱巖勘探開發中的應用和展望》的演講報告;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張英代表中國石化科技部副總經理何治亮發表了題為《中深層地熱資源分級分類與干熱巖選區選址》的演講報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地熱專委會主任李元普表了題為《“雙碳”背景下的中國地熱能開發產業發展之路》的演講報告;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副院長熊強青發表了題為《地熱勘查開發物探技術研究及應用》的演講報告;安徽南國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光臨發表了題為《南國機電智慧能源站開發技術及產業布局》的演講報告。
會議現場:右上為汪集暘院士作《大力發展地熱能,助推碳中和/碳達峰》報告
下午進行的大會多領域學術報告,可謂是百家爭鳴,各展所長。會議由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鑫南和天津大學原地熱中心主任朱家玲主持。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鄭克棪、安徽省地質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官煜、中能建地熱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鄔小波、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王灃浩、成都理工大學教授宋榮彩、上海交通大學助理教授韓嬋娟、大連理工大學深地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迎春、奧馬特科技有限公司Ormat Technologies中國市場運營總監夏曉紅、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令寶、南京天加熱能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經理李健、花俠溫控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良健分別就《地熱項目一鉆成井之道》、《談夏熱冬冷地區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基于地下冷熱儲能的區域可再生供冷供熱技術》、《中深層地埋管地熱供熱技術發展現狀及展望》、《油田地熱研究技術體系及資源潛力評價》、《能量樁系統多場耦合特性研究及創新設計》、《E-EGS的熱能提取效率研究》、《奧馬特高效可靠的雙支撐ORC透平技術》、《地熱能有機朗肯/閃蒸耦合循環發電技術》、《全球地熱ORC發電進展與成熟案例分析》、《記憶合金溫控閥門在地熱暖通行業的節能減排應用及其獨特優勢》等主題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副院長熊強青主持地熱地球物理勘查研討會分會場報告現場
同時分會場地熱地球物理勘查研討會由安徽省勘查技術院副院長熊強青主持,安徽省勘查技術院的李濤、趙寶峰、董博、繆旭煌分別作《綜合物探方法在天津地熱勘查中的應用》、《對流型地熱資源的勘查方法——以湖南省汝城地區為例》、《CR法及CSAMT法在深部地熱勘查中應用》、《綜合物探方法在不同類型地熱資源勘查中的應用》精彩報告,江蘇華東八一四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岑超的《重磁電綜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江蘇地熱勘查中的應用》、深圳面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趙冬寧的《SmartSolo IMU-3C實時監測設備,國內首個干熱巖發電項目突破的眼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教授高級的《三維MT成像在地熱資源勘探中的應用》報告均引起熱烈討論。
第二天上午報告依然重磅,中國科學院地熱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龐忠和發表了題為《長三角地熱能開發利用方向》,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開發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孫彩霞發表了題為《地熱開發利用技術現狀與趨勢》,安徽科恩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育超發表了題為《以合肥濱湖科學城區域能源項目為例淺析夏熱冬冷地區區域能源模式》,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水文地質局首席專家翟麗娟發表了題為《中深層地熱“取熱不取水”創新技術》,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所長荊鐵亞發表了題為《地熱供暖模塊化產品研發與環保評價》,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董利軍發表了題為《利用工業余(廢)熱進行巖土跨季節儲能供熱技術研究與工程實踐》,天津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總工程師趙蘇民發表了題為《天津地熱勘查開發一體化技術》,加拿大地質調查局袁萬駒發表了題為《加拿大地熱勘探開發先進技術總結以及對中國地熱開發的啟示》,俄克拉荷馬大學魯建榮發表了題為《EGS開發中誘發地震產生機理和應用-以EGS Collab 和Utah FORGE 為例》,安徽普泛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谷俊杰發表了題為《探索地熱驅動高效制冷+除濕技術的創新應用》,河北雄安素水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存發表了題為《保障高品質地熱流量監測的15個管理和技術環節》。
第二天下午是針對地熱行業熱點問題的特邀專題報告,涵蓋數值模擬與機器學習技術、地熱勘探創新技術與方法、地熱鉆井先進技術與設備、地熱發電成熟產品與案例、地熱水礦物元素提取技術、地熱清潔供暖與制冷技術、地熱高效開發與回灌技術、全球范圍內“零碳”建筑或社區案例、地熱相關先進科研儀器設備、極端條件下檢測、監測與控制技術等十大主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熱資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孔彥龍發表了題為《2021全球地熱領域新研究、新技術與新設備》并解讀了《地熱技術前沿內參》相關內容、西南石油大學地熱能研究中心主任祝效華發表了題為《地熱鉆井先進技術與裝備發展現狀》、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田小明發表了題為《地熱領域相關的數值模擬以及機器學習前沿發展》、振華石油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肖勇發表了題為《深層干熱巖水力壓裂改造難點與實踐》、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員韓鳳清發表了題為《鹽湖地下鹵水開采利用技術現狀及其對地下熱鹵水資源化利用的啟示》、清華大學博士后王永真發表了題為《地熱發電技術的能量、經濟、環境分析及未來展望》、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深部鉆探與深地資源開發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副教授崔國棟發表了題為《地熱資源開發與回灌技術特點:與油氣對比》、中南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剛發表了題為《地熱利用技術在全球“近零碳”建筑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大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地熱能及地源熱泵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針對提升地熱行業高質量發展展開了精彩紛呈的討論。
會議期間針對青年研究人員舉辦的免費《OpenGeoSys(OGS)及地熱計算器初級培訓》和《Python在地下流體滲流領域的應用培訓》參與人數眾多,參會人員熱情高漲。“地熱+”能源站考察活動在大會第二天下午進行。
左側為西安交通大學蔡皖龍正在進行OpenGeoSys(OGS)及地熱計算器初級培訓;
右側為代夫特理工大學田小明正在進行“Python在地下流體滲流領域的應用”培訓
安徽科恩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地熱+”能源站考察活動
大會以地熱科技創新助力“碳中和”為主題,以高質量辦會為宗旨,以讓每位參會者滿載而歸為目標。地熱能在線團隊結合行業亟需解決的痛點問題對大會報告進行了認真地甄選,將兩天高質量報告與同期發布的《地熱能產業發展報告2021》、《地熱技術前沿內參》結合,真正地讓參會者可以高效率地了解地熱技術、政策及產業動向。針對青年學者免費豐富的專業培訓以及免費優質的考察活動,希望讓青年參會者的一次參會終身受益。會議圓滿結束,受到地熱界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和贊譽,地熱能在線團隊倍感榮幸。我們是真正的地熱人,得到過很多地熱前輩的鼓勵與支持,正因為體會過沉寂、經歷過聒噪,才深刻明白地熱行業的好壞關系到我們年輕人的未來,因此,未來我們將繼續以客觀、務實的精神用心為地熱行業服務。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