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經過去的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1286.6萬輛,首次突破千萬輛大關,連續第十年位列全球銷量冠軍。這一成就不僅鼓舞了整個產業鏈的信心,也為2025年的充電設備市場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累計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市場占有率達到 46.2%。中汽協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500萬至1650萬輛(含出口),市場滲透率還將持續提升至50%以上,可望出現首次超過燃油車銷量的歷史時刻。
充電基礎設施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281.8萬臺,同比增長49.1%;全年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22.2萬臺,匹配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 1158.2萬輛,展現出龐大的基礎設施增量規模;而樁車增量比基本同步維持在1:2.7的水平,進一步印證充電基礎設施與新能源汽車已形成協同快速增長態勢,二者共同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眾所周知,充電樁作為新能源生態鏈中的“心臟地帶”,不僅是能源補給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更是驅動新能源產業加速前進的關鍵力量。其中,直流充電樁憑借高效快充能力,大幅縮短了充電周期,有效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
據中國充電聯盟預測,2025年公共直流充電樁保有量將達到216.5萬臺,全年增量52.2萬臺。數據無疑彰顯了直流充電樁市場的蓬勃生機,標志著直流樁市場將邁入規模化放量的新階段。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升溫,直流充電樁的核心組件——充電模塊市場勢必迎來強勁增長。為此,我們特別聚焦充電模塊的年度分析和展望,這對把握行業未來方向具有重要意義。
2024年充電模塊市場格局與競爭分析
當前,充電模塊市場正處于高速增長期,新能源汽車與儲能市場的快速擴張推動其需求持續攀升。據QYR(恒州博智)的統計及預測,到2030年全球充電模塊市場將攀升至928.8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9.58%。
中國市場表現尤為搶眼,目前中國地區是全球最大的充電模塊市場,銷量占比91.08%,產量占比有99.13%(基于2023年產銷量),但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張,海外市場對充電模塊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國內企業如英飛源、優優綠能等已經在海外市場開疆擴土。
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底,全國公共直流樁相比上一年增長44萬臺。2024年國內市場充電模塊單品功率有:20kW、30kW和40kW,但30kW和40kW模塊已經占據主導,尤其是40kW模塊相較于2023年大幅增長,車樁網綜合各方數據來源分析,2024年中國國內模塊銷量總體規模約為140萬-150萬臺。
從主流廠家銷售量來看,對比車樁網歷年分析顯示,2023年國內模塊市場占有率前三的企業(英飛源、優優綠能、通合)穩定保持在第一方陣,而連續多年市占率第一的英飛源,在2024年表現強勁,國內市場銷售數量占比超43%,銷售容量占比超1/3,出貨量達65萬臺。
從市場格局來看,由于充電模塊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只有少數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模塊廠商數量近年來相對變化不大。但隨著市場容量的擴大,充電模塊廠商雖少,價格競爭卻日趨激烈,十余年來,每瓦銷售單價從“元級”跌至“角級”甚至“分級”,斷崖式不斷下探底線,也導致部分技術和服務跟不上的企業被淘汰或轉型,未來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目前充電模塊核心廠商主要分為三個梯隊(以銷量劃分),第一梯隊:英飛源,優優綠能,通合科技;第二梯隊:盛弘、永聯、星源博瑞等;第三梯隊:凌康、英可瑞以及一些新起之秀,如易能時代、博蘭得等。
2024年對于中國充電樁行業而言,是困難的一年,也是承上啟下的一年,由于充電設施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從樁企到模塊商價格戰尤為激烈,銷量增長但利潤下滑儼然成為常態,但頭部企業憑借技術迭代與規模優勢,仍實現了出貨量的逆勢增長。
2025年充電模塊產品和市場發展趨勢
2025年將是充電模塊生產商的關鍵分水嶺,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對企業在未來十年新能源汽車補能產業格局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伴隨全年52.2萬臺新增公共直流樁的預期,充電模塊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萬臺。
模塊功率迭代
為適應充電樁的更大功率化,充電模塊大功率迭代提升是必然的。充電模塊的單模塊功率從最初的10kW、15kW逐步提升到20kW、30kW、40kW,未來更高功率的模塊(如60kW、80kW、100kW)也將逐漸面市。同時充電模塊的輸出電壓范圍從最初的500V提升到750V,再提升到1000V,更寬電壓能適應多元化電動汽車車型和儲能系統需求。
目前,國內市場各主流模塊廠商均重點布局40kW模塊。據綜合分析,2024年國內40kW充電模塊出貨總量近30萬臺,前三名廠商出貨總和占比超過85%,集中度較高。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英飛源推出全SiC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40kW模塊之后,出貨量呈指數級上升。尤其是第四季度相對業內對友商呈碾壓式優勢。
當下,單體充電模塊出貨量仍集中在20kW/30kW模塊,但隨著超大功率充電樁、充電堆越來越多的建設布署,40kW模塊從性價比、技術成熟度到功率分配的顆粒度都趨于最優方案,40kW充電模塊正逐漸成為主流,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其市場份額將達到40.25%(基于銷量)。
液冷技術普及
因外部環境影響而導致的充電模塊故障率多發,是直通風模塊產品的通病,成為長期困擾充電樁的售后難題。為此,2023年下半年以來,業界倡導推廣更為穩定可靠的液冷充電方式,液冷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大功率充電中的散熱問題,提升了充電性能。
目前國內全液冷充電樁能批量出貨的廠商只有華為和英飛源。英飛源2024年全液冷整樁出貨超1000套,配套40kW液冷模塊;液冷模塊出貨量超20000個,液冷模塊市占率達90%以上。此外,優優綠能、英可瑞等其他有資質出貨液冷模塊的廠商也在積極布局。
液冷充電模塊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國內大功率液冷超級充電樁滲透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但液冷充電技術的發展潛力大,前景廣闊。
V2G(車網互動)應用深化
2024年電動汽車保有量突破3000萬大關,為多元及細分場景應用和新商業模式打下堅實基礎、帶來發展機遇。另一方面,隨著電力市場改革、峰谷電價應用范圍擴大,以及動力電池成本的下降、循環壽命的提升,電動汽車已正式被納入調頻輔助市場,發揮主動調控作用。為解決車網互動和綜合能源電站的雙向充放電需求,V2G充電模塊重要性日益凸顯。
早在2019年,國網就使用英飛源技術在北京建設了國內第一個車網互動站點。得益于先行的業務布局,英飛源在國網體系V2G產品占有率超80%,南網體系V2G產品占有率超95%,并在深圳超充之城、重慶超充之城建設中,參與了相關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的V2G充電產品。整體而言,英飛源在V2G充電模塊領域市占率超85%。此外,優優綠能、通合科技也在為國網體系企業提供V2G模塊產品。
當前V2G產品的運營還在探索階段,主要參考工商業儲能經營模式,即把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整合起來,給園區做峰谷套利。國內V2G運營以國網、南網為主,全國建設示范性站點用于技術驗證,市場占比超90%,也有民營運營商為響應政府激勵政策,部署少量V2G樁或在分體樁部署一兩把支持V2G功能的槍實現功能落地。但作為未來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V2G技術廣泛應用已提上日程。
總結:
充電樁充電模塊行業的發展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蓬勃發展、技術創新以及政府政策的扶持等多個積極因素,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同時,行業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技術更新迭代快、環境適應性問題、宏觀經濟波動等一系列挑戰。唯有通過技術突破與戰略調整,企業方能在競爭加劇的市場中占據先機,助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