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綜合
- 2025中國電力電纜綜合實力供應商五十強發布:創新驅動與綠色轉型重塑
2025中國電力電纜綜合實力供應商五十強發布:創新驅動與綠色轉型重塑
2025-05-14 15:33:45
5e
北京,2025年5月12日——由招投標供應鏈品牌推介平臺舉辦的“2025(第七屆)中國電線電纜品牌評價推介活動”圓滿收官,“2025中國電力電纜綜合實力供應商五十強”榜單正式揭曉。此屆活動以“創新驅動·品質引領·綠色賦能”為主題,通過覆蓋技術研發、碳管理能力、供應鏈協同水平的多維評審體系,遴選出電力電纜行業標桿供應商,全面展現我國電力電纜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也為產業鏈升級與國家“雙碳”戰略落地提供了重要參考。
根據五十強榜單統計分析顯示,從地域分布看,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地區仍是電力電纜供應商的核心集聚區,其中江蘇省以榜單占比(16家)占據絕對優勢,形成覆蓋研發、制造、檢測的全產業鏈生態,中西部地區表現同樣亮眼,新疆、甘肅、云南等省份企業依托新能源基建與“西電東送”國家工程實現突破,標志著行業從沿海集聚向全國協同發展轉變。區域競爭逐步演化為差異化定位:東部供應商聚焦高壓電纜、海洋工程電纜等高端領域,中標國家電網特高壓項目占比超70%。中西部企業則憑借資源與政策優勢,在新能源配套、特高壓輸電等賽道快速崛起,成為“東數西算”“沙漠戈壁風電大基地”等國家戰略落地的重要支撐力量。
區域協同發展的背后,是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技術創新成為五十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高壓直流電纜、深海特種線纜等領域實現多項技術突破,超導電纜等關鍵材料國產化率大大提升。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應用使生產效率實現跨越式提升,產品不良率控制在極低區間。當前招投標政策對低碳技術應用給予明確支持,采用紫外光交聯、生物基材料等綠色工藝的供應商,在部分電網招標項目中可獲得專項技術加分;同時,隨著行業標準升級,再生銅材料在新能源項目電纜產品中的應用比例逐步提升,成為技術方案優化的重要方向。
“雙碳”目標驅動行業規則重構。五十強企業90%建成綠色工廠,通過綠色產品認證,并積極披露產品碳足跡數據,并通過廢舊電纜回收再生技術推動單位產值能耗下降30%,光伏電纜、低碳材料等產品營收貢獻顯著提升。政策層面持續強化綠色導向:在新能源、特高壓等領域招標中,綠色工廠認證、碳核查報告等逐漸成為供應鏈管理的重要參考,部分重點項目明確要求供應商提供經認證的碳足跡文件,以響應全生命周期環境管理需求。ESG理念深度融入經營,近半數供應商發布獨立可持續發展報告,綠色競爭力逐步轉化為市場溢價能力。
五十強企業深度融入國家重大工程,其產品應用于白鶴灘水電站特高壓輸電、中老鐵路智能化供電系統等標志性項目,以技術突破支撐“新基建”落地。與此同時,還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車、氫能等新興領域,部分供應商通過“EPC+碳托管”模式,在投標中捆綁提供碳配額代管服務,幫助業主實現項目碳中和目標。出口導向型企業積極應對國際碳壁壘,部分海外項目要求高壓電纜投標需同步提交ISO 14067碳足跡證書及EPD環境聲明,推動行業與國際標準接軌。
盡管行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高端依賴:航空航天電纜、超導電纜等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產能過剩:中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產能利用率不足60%;國際突破:五十強企業海外營收占比平均低于20%,品牌溢價能力待提升。行業未來破局需聚焦三大方向:數據可信化:國網探索區塊鏈技術強化碳數據監管,虛報企業納入招投標黑名單等;技術前瞻性:在零碳園區、國際賽事項目中試點碳移除技術評分機制;合規全球化:預研歐盟碳關稅(CBAM)潛在影響,構建跨國碳成本管理體系。
“2025中國電力電纜綜合實力供應商五十強”榜單發布標志著中國電力電纜行業進入“綠色競速”新階段。碳中和要求已從招投標項目的“加分項”轉變為“生存線”,供應商需以“技術減碳+數據透明+標準引領”構建核心競爭力。隨著頭部企業加速向“零碳工廠”“燈塔集群”升級,中國電力電纜產業有望在全球能源革命中搶占制高點,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具體榜單如下:
2025中國電力電纜綜合實力供應商五十強(不分先后)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2025中國電力電纜綜合實力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