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表接線核對要仔細,千萬別弄錯了。”近日,國網吉林供電公司營銷工作人員在吉林舒蘭市天德鄉新河村光伏發電現場為村民裝起了智能電表。新河村下轄10個社、11個自然屯,共有村民889戶,每戶年人均收入6500元。其中貧困戶65戶,每戶年人均3050元,是舒蘭市重點扶持的貧困村。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擔起央企社會責任,國網吉林供電公司結合自身技術優勢,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大力推進“新能源服務新農村”扶貧工程。2016年,新河村將建成吉林地區首個“光伏村”。
該公司員工主動放棄春節休息時間,為光伏村配套電力設施進行安裝調試。公司還制作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手冊》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全程引導手冊》,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加強員工專題培訓,為光伏企業開辟綠色通道,使項目建設與并網接入更加規范、高效,最大限度縮短光伏發電辦理周期。
據國網吉林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太陽能每發電1000度,可節約標準煤0.32噸,減排1噸二氧化碳。按照國家新能源政策規定,光伏太陽能發電可與農電并網,滿足村民日常用電需要之余,可將剩余發電量賣給國家電網公司,獲取國家電費補貼。經測算,該項目全額上網,上網電價為0.3717元/千瓦時,國家財政補貼為0.359元/千瓦時,根據當地氣象條件,按全年每戶發電量為3000-3500千瓦時計算,每戶年增加光伏發電電費收入約2100元至2500元左右,在為農民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又為增收找到了一條新路子。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