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光伏領袖高峰論壇于4月26日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舉行。論壇以“光伏‘十三五’,創新升級機遇與挑戰”為主題,來自政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方面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前景建言獻策。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白俊在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新能源前景美好,但當前仍面臨諸多艱難。企業需從根本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找準發展方向。
白俊指出,首先,當前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總體形勢不是很好,但行業的景氣度仍很高。補貼跟不上,拖欠問題,實際上對行業發展是制約,制約了新能源光伏行業的發展。關于棄風和棄光的問題,從可再生能源角度來講還有棄水的問題,在我國的東北、華北和西北“三北地區”本身消納問題,是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盡管如此,新能源的景氣度依然很高。大家對這個行業的判斷,仍然非常樂觀。另外,逐鹿新能源市場的資金非常多,來源也很廣泛。整體來看,大家對這一行業的認可度仍較高。能源行業的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意味著將來對煤炭的利用不會長期持續,比較而言,可以認為新能源行業中的光伏產業很有發展前途。
其次,政策在優化,落實有難度。關于新能源的發展,近年來陸續出臺一些新的、具體的方案和實施辦法,意味著國家在鼓勵新能源方向的探索。這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而言是積極的促進。但這些政策能否執行,以及落實的程度仍存在不明確性。
第三,新能源行業前景雖然更美好,但眼下前路仍很艱難。從國際大背景來講,4月22號《巴黎協定》簽字,我國家也訂了具體的目標。控碳,對可再生能源行業是有利的。霧霾治理,也需要更多的清潔能源。全球能源行業都在轉型,從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從全球大背景來講,是很有利的。但是新能源行業確實面臨很多具體困難。他舉例而言,現在棄光、棄風很多,資源有很大的浪費,假如資金鏈斷裂,行業就要經歷兼并重組的過程,這一過程對一些企業可能是機遇,對另外一些企業就是挑戰。
最后,打鐵自身硬,找準新方向。從根本上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企業必須努力的事情,而不是只盯著國家補貼。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