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黑人大战欧美免费,百度网盘-黄色视影,开心久久激情,色网免费视频在线,日本妇成熟A片免费观看,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拦,在线高清av,香蕉sese,4399神马在线观看免费

5e視點
北京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力度大 其他地區效仿有難度

9月2日北京市政府發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的通知》,同時發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下簡稱《任務分解》)。 《任務分解》由六部分組成,分別為(一)空氣質量目標任務分解、(二)燃煤污染防治任務...[詳細]

北京煤改氣力度空前 但恐難獨善其身

8月25日,《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建設工作方案》公布。該方案提出,到2015年和2017年,全市燃煤總量分別比2012年削減800萬噸和1300萬噸。到2017年,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0%以上;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7%。然而在北京周邊省市空氣污染得不到有效遏制的情況...[詳細]

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1-4
空氣質量目標
1.本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
到2017年,全市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2.各區縣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重污染天數大幅減少。
與2012年相比,到2017年,懷柔區、密云縣、延慶縣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25%以上,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左右;順義區、昌平區、平谷區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25%以上,控制在55微克/立方米左右;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30%以上,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空氣中的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30%以上,控制在65微克/立方米左右。
燃煤污染防治
3.制定出臺《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建設工作方案》。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制定《北京市2013-2017年加快壓減燃煤和清潔能源建設工作方案》并發布實施。到2015年,燃煤總量比2012年削減800萬噸;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85%以上。到2017年,燃煤總量比2012年削減1300萬噸,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10%以下,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供應力度與能源平衡進一步加強。
4.削減電廠用煤。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在東南、西南燃氣熱電中心投產運行的基礎上,基本建成西北燃氣熱電中心4臺機組并投產運行2臺機組,東北燃氣熱電中心主體結構封頂;關??评礋犭姀S燃煤機組,大唐高井熱電廠4臺燃煤機組停機備用;啟動華能北京熱電廠新增燃氣發電機組工程。2014年,西北、東北燃氣熱電中心建成投入運行;關停高井熱電廠,國華、京能熱電廠燃煤機組停機備用。2015年,華能北京熱電廠新增燃氣發電機組建成投產;關停國華、京能熱電廠燃煤機組,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停機備用。2016年,關停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共削減燃煤920萬噸左右。
5.城市核心區無煤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完成4.4萬戶核心區平房居民采暖“煤改電”工程。自2014年起,通過人口疏解、清潔能源替代等綜合措施,逐步消除剩余2.1萬戶居民采暖燃煤,并不斷加大監管力度,防止燃煤反彈。到2015年底,實現核心區無煤化。
6.實現城六區無燃煤鍋爐。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加快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2013年完成2100蒸噸改造任務;2014年完成2200蒸噸改造任務;2015年完成600蒸噸改造任務,實現城六區無燃煤鍋爐。共削減燃煤120萬噸左右。
7.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大力推進19個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2013年完成500蒸噸改造任務,2014年完成1600蒸噸改造任務,削減燃煤50萬噸;2015年完成1100蒸噸燃煤供暖設施改造任務,全面完成19個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共削減燃煤80萬噸左右。
8.削減工業企業燃煤。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會同市環保局制定重點行業工業企業燃煤壓減方案,對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以外的水泥、石化、釀酒、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實施燃煤壓減。到2015年,完成六環路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等任務。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到2017年,累計削減燃煤200萬噸。
9.實施“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方案。
2013年,市農委牽頭制定“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方案,通過實施“五個一批”工程,減少劣質燃煤使用總量80萬噸左右,其中門頭溝區全部取消劣質燃煤,其他區縣減少劣質燃煤使用總量要達到2012年本區縣農村地區燃煤使用總量的20%以上。自2014年起,分年度制定行動方案,各區縣每年減少劣質燃煤使用總量不低于2012年本區縣農村地區燃煤使用總量的30%、30%、20%。到2016年采暖季前,“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削減燃煤100萬噸左右,其他燃煤全部替代為優質煤。
10.遠郊區縣燃煤總量控制。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綜合施策減少遠郊區縣燃煤總量,到2017年底,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等區的燃煤總量比2012年減少35%;門頭溝、平谷、懷柔、密云、延慶等區縣的燃煤總量比2012年減少20%。
11.遠郊區縣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各遠郊區縣政府制定淘汰城鎮地區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集中供熱中心清潔能源改造計劃和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自2014年起,每年完成60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作。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遠郊區縣城鎮地區的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鼓勵推動通州、順義、昌平、大興等區6座燃煤集中供熱中心實施清潔能源改造,共削減燃煤100萬噸左右。
12.加強燃氣供應保障。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建成大唐煤制氣一期工程和唐山液化天然氣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陜京四線。2015年,建成陜京四線,大唐煤制氣、唐山液化天然氣工程全面竣工投產;10個遠郊新城全部接通管道天然氣。2016年,開工建設陜京五線,形成多氣源、多通道、多方向的供應格局。積極爭取國家天然氣用氣指標,到2015年和2017年分別滿足本市200億立方米和240億立方米的用氣需求。
13.加強電力供應保障。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出臺北京地區電網空間布局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新建海淀、擴建昌平500千伏變電站。2015年,建成蔚縣至門頭溝雙回輸電線路工程,擴建安定500千伏變電站。2016年,建成房山至南蔡雙回輸電線路工程。到2017年,建成張家口南至昌平三回輸電線路工程,形成11條通道、24條回路的外受電格局;外調電比例達到70%左右,電力占全市終端能源消費量比重達到40%左右;主網以雙環網為主干,配網初步形成網格化,農網得到全新再造,供電能力和電能質量顯著提升,基本滿足電氣化、電采暖需求。
14.全市禁止新增燃煤,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自2013年起,新建項目原則采用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不再新建、擴建使用煤、重油和渣油等高污染燃料的建設項目。2013年底前,劃定城六區范圍內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自2014年起,按照由城市建成區向郊區擴展的原則,逐步在遠郊區縣城關鎮地區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燃區內逐步禁止原煤散燒,現有燃煤設施按期限完成清潔能源改造,加快推進無煤化進程。
15.修訂《低硫散煤及制品》標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8月底修訂發布《低硫散煤及制品》標準,嚴格煤炭含硫量等指標,減少燃煤污染排放。
16.優化能源價格,整合補貼政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市發展改革委、市市政市容委等部門推進全市供熱價格統一,逐步理順供熱價格,鼓勵使用清潔能源采暖;推進瓶裝液化氣同城同價,建立“用戶公平負擔、鼓勵清潔能源應用”的價格機制;研究完善電采暖、地源熱泵、太陽能利用等鼓勵政策。在全市居民供熱價格統一的基礎上,市財政局牽頭整合供暖等相關補助政策,促進清潔能源推廣使用。上述政策,力爭在2014年出臺實施。
17.建立健全綠色能源配送體系。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底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政市容委組織建立優質煤和瓶裝液化氣供應渠道,各區縣建成綠色能源配送中心,完善配送體系,確保優質煤和瓶裝液化氣供應;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交通委等部門開展路檢、路查,杜絕劣質煤進京。
18.加強監管,嚴控燃煤使用反彈。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對已完成治理的區域和劃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由內向外逐步取消散煤銷售點。各區縣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劣質煤的行為,集中清理、整頓和取締不達標散煤供應渠道,防止散煤使用反彈。
19.推進建筑節能。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城鎮新建居住建筑率先執行建筑節能75%的強制性標準,完成6500萬平方米符合50%節能標準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2014年,力爭再完成6500萬平方米。到2015年,累計完成約1.5億平方米。
20.實施商業和各類經營服務行業清潔能源改造。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研究制定商業和服務業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方案并啟動實施。到2016年底,城六區及遠郊新城建成區的商業、各類經營服務行業燃煤全部改用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
機動車排放污染防治
21.控制機動車規模,2017年底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研究制定貨車、大中型客車及其他車型調控措施;制定更為嚴格的小客車新增數量控制措施,引導購置電動車、小排量客車,自2014年1月1日起實施。
22.控制車用燃油總量,到2017年比2012年降低5%以上,促進機動車污染物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通過調整車輛能源結構、推廣新能源汽車和小排量汽車、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嚴格執法監管等措施,到2017年實現車用燃油總量比2012年降低5%以上。
23.研究制定提高用車成本、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的公共政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市發展改革委、市環保局牽頭研究落實國家關于“按照優質優價和排污者付費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的要求,制定提高機動車使用成本的經濟政策。市交通委、市環保局牽頭規劃低排放區,研究制定征收交通擁堵費政策。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牽頭研究制定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配套政策。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城管執法局強化監管執法,落實區域差別化停車收費制度;不斷完善差別化停車管理政策,適當擴大差別化停車收費區域范圍,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
24.加快完善本市車輛和外埠車輛限行政策。

(1)完善本市小客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政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底前研究完善并出臺小客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相關政策,力爭2014年實施。

(2)完善外埠車輛管理政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牽頭研究制定擴大外埠車輛限行的范圍和時間,力爭2014年實施。

2013年,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牽頭完善外埠車輛進京證管理政策,提高環保要求;市交通委研究制定外埠貨車禁止進入六環路內的政策。自2014年起,凡進入六環路內(不含)的外埠車輛必須辦理進京證,辦理長期進京證車輛必須達到第三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外埠車輛高峰時段不得進入五環路內和遠郊區縣城關鎮。2015年,辦理長期進京證的輕型車輛必須達到第四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外埠黃標車不得進京行駛。

市環保局牽頭聯合周邊省區市加強對外埠車輛進京環保要求的宣傳。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加大對車輛違反禁行、限行規定的查處力度。

25.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市交通委牽頭提高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市重大項目辦牽頭加快軌道交通建設。2013年,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和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分別達到46%和456公里。2015年力爭分別達到50%和660公里。到2017年,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爭達到52%,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以上。

完善地面公交快速通勤體系。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牽頭研究北京市公交專用道施劃地方標準,在擁堵地段優先施劃公交專用道;建設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網絡,2015年和2017年分別達到450公里和480公里以上。

市交通委牽頭加強自行車道、步行道建設和環境整治,推廣公共自行車服務運營,2017年基本完成全市公共自行車設備安裝及系統建設,區域內實現通存通取。

26.提高機動車和非道路動力機械排放標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底前,新增重型柴油車全部實施機動車第五階段排放標準,其中市域內使用的重型柴油車必須安裝顆粒捕集器;市交通委示范運營100輛達到第六階段排放標準的公交車;低速貨車執行與輕型貨車同等的節能環保標準;市環保局、市質監局研究起草北京市第六階段輕型汽車排放標準。2015年1月起,未達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的非道路動力機械依法禁止在本市銷售和使用;市環保局制定完成汽油車車載油氣回收系統相關標準和實施計劃。力爭2016年實施第六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
27.提高車用燃油標準,供應高品質車用燃油。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起,市環保局、市質監局牽頭研究制定第六階段車用燃油地方標準,進一步加嚴汽油中的硫、烯烴、芳烴、苯、蒸氣壓、餾程和柴油中的硫、多環芳烴等主要環保指標,開展車油適配實驗,力爭2016年發布實施,市商務委組織同步供應符合第六階段排放標準的車用燃油。市環保局牽頭組織加快柴油車車用尿素供應體系建設。
28.淘汰100萬輛老舊機動車(含黃標車)。

(1)淘汰全部黃標車。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起,六環路內及遠郊區縣城關鎮禁止黃標車通行;相關部門不予辦理營運證、通行證;每季度進行排放檢測;對違反禁行規定的黃標車,予以罰款并記分,每4小時處罰1次且每日處罰不超過2次。2015年,淘汰全部黃標車。

(2)繼續實施鼓勵政策,淘汰老舊機動車。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市環保局牽頭淘汰老舊機動車,2013年至2017年累計淘汰量分別達到18萬輛、40萬輛、70萬輛、85萬輛和100萬輛。重點淘汰第一、二階段排放標準的汽油車,鼓勵車輛報廢解體和柴油車提前淘汰。

2013年底前,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環保局、市財政局研究出臺鼓勵更換混合動力汽車和1.6升及以下小排量客車的相關補貼政策和措施,2014年實施。

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商務委牽頭嚴格執行國家報廢標準,將車輛使用年限及三個檢驗周期未參檢作為強制報廢條件;加大對報廢解體廠的監管力度。

29.促進公交車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研究加快老舊公交車淘汰,縮短使用年限。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每年新增公交車中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車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2013年更新3000輛天然氣車;2014年更新700輛電動車和1950輛天然氣車;2015年更新450輛電動車和1000輛天然氣車;2016年更新600輛電動車和1000輛天然氣車;2017年,更新600輛電動車和1000輛天然氣車,實現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車總量占公交車輛比例達到65%左右;五環路內電驅動車輛比例達到20%、天然氣車達到50%;公交行業油耗減少40%;平均排放水平達到第五階段排放標準,污染物排放減少50%。
30.促進出租車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制定出臺新增和更新汽油出租車6年強制報廢標準。鼓勵出租車更換三元催化器,更換周期最長不超過兩年。2013年新增850輛電動車和更新2000輛天然氣車;2014年更新2000輛天然氣車;2015年更新1000輛天然氣車;2016年更新2000輛電動車和2000輛混合動力車;2017年更新3000輛電動車和3000輛混合動力車。到2017年,累計報廢更新車輛中電動車、天然氣車、混合動力車各5000輛,其余更新為第五、第六階段排放標準的汽油車;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均減少20%。
31.推動省際客運、郊區客運和旅游客運車輛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加快淘汰本市第三階段排放標準以下省際客運、郊區客運和旅游客運車輛。2013年制定淘汰計劃,五環路內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旅游車。2014年淘汰量達到50%。2015年底前全部淘汰第三階段排放標準以下車輛。到2017年,郊區客運和五環路內的旅游客運天然氣車輛比例力爭分別達到50%和20%,示范運營純電動旅游車達到300輛;省際客運、郊區客運污染物排放減少20%,旅游客運污染物排放減少15%;郊區客運、旅游客運車輛油耗分別減少20%、5%。

長途客運站按規劃外遷。自2015年起,外埠進京的省際客運車輛必須達到第三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

32.促進環衛車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對清掃保潔和灑水的車輛,城市核心區逐步向純電動化方向發展;功能拓展區發展天然氣車和純電動車輛;各遠郊區縣清掃、灑水及全市垃圾運輸車參照“綠色車隊”要求建設和管理。2013年新增、更新車輛全面實施第五階段排放標準,2014年至2017年純電動環衛車輛比例分別達到30%、40%、45%、50%。到2017年,環衛車輛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均減少20%,平均排放水平達到第五階段排放標準。
33.推動郵政車輛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加快淘汰老舊郵政車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2014年至2017年,城區內郵政配送電動車輛比例分別達到10%、20%、35%、50%。到2017年,郵政車輛油耗和污染物排放均減少15%。
34.促進貨運車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大力發展綠色貨運,示范運營新能源貨運車。2013年研究制定綠色貨運指標評價體系,引入新型補貼政策。2014年、2015年綠色車隊規模分別達到4萬輛和5萬輛。到2017年,累計示范運營200輛新能源貨運車,不斷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貨運車推廣力度;貨運車污染物排放減少15%。
35.促進低速汽車結構調整及節能減排。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市農委牽頭研究制定相關政策,逐步推進皮卡、輕型卡車替換低速汽車,并推廣電動車。2014至2017年,皮卡及輕型卡車替換低速汽車累計比例分別達到15%、30%、40%和60%。到2017年,低速汽車污染物排放減少20%。
36.促進渣土車結構調整。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起,本市運營的渣土車必須達到第三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制定淘汰第三階段排放標準以下車輛計劃,并加快實施;2014年淘汰50%;2015年底前全部淘汰;到2017年,渣土車污染物排放減少15%。
37.全市物流園區和貨物流轉集散地使用第三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進行貨物運輸。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起,全市物流園區和貨物流轉集散地使用第三階段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進行貨物運輸。
38.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2017年底,力爭全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應用規模達到20萬輛。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政府公務用車率先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013年,市科委牽頭研究制定鼓勵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政策,2014年起實施。在公交、出租、郊區客運、旅游客運、環衛、郵政、駕校等行業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
39.統一規劃、統一制式,完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配套設施建設。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制定全市加氣站、充電站(樁)等配套設施規劃,做好土地供應等保障工作。自2014年起,按規劃做好配套設施建設,滿足年度新能源車輛和清潔能源車輛發展需要。
40.協調國家有關部門加快北京繞城高速公路建設,減少重型載貨車輛過境穿行。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協調國家有關部門推動實施北京繞城高速公路建設計劃,力爭于2017年建成北京繞城高速公路,減少重型載貨車輛過境穿行。
工業和其他行業污染防治
43.制定實施嚴于國家要求的禁止新建、擴建的高污染工業項目名錄。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研究制定本市禁止新建、擴建的高污染工業項目名錄,2014年發布實施。根據需要,每2至3年進行更新。原則上禁止建設鋼鐵、水泥、焦炭、有色金屬冶煉、電解鋁、平板玻璃、電石、鐵合金、瀝青防水卷材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不再建設勞動密集型一般制造業項目。
44.制定實施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行業調整、生產工藝和設備退出指導目錄。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制定發布嚴于國家要求的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污染行業調整、生產工藝和設備退出指導目錄。根據需要,每2至3年進行調整更新,不斷推動污染產業調整、退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2015年至2017年,進一步提高環保、能耗、安全、質量標準,再淘汰一批污染產能。
45.全市水泥產能進一步壓縮。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市經濟信息化委牽頭組織壓縮全市水泥產能。2013年金隅集團按要求制定總體壓縮在京水泥產能調整轉型方案并組織落實。2015年水泥產能壓縮至600萬噸。2017年,全市水泥產能進一步壓縮至400萬噸左右,保留的產能用于協同處置危險廢物。
46.嚴格控制煉油規模。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全市煉油規模控制在1000萬噸。
47.實施燕山石化公司綜合性污染治理工程。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燕山石化公司停止燃用重油,完成化二尾氣治理工程,開展泄漏檢測修復試點。2014年,實施橡膠尾氣治理工程,完成一輪泄漏檢測修復,與2012年相比累計減排揮發性有機物20%,建成燕山地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并投入運行。2015年,完成脫硫制硫技術改造和全部有機廢氣綜合治理工程,與2012年相比累計減排揮發性有機物35%。2016年,強化清潔生產,停運水煤漿鍋爐,完成所有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原油加工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與2012年相比累計減排揮發性有機物50%。2017年,燕山地區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30%。
48.壓縮全市混凝土攪拌站規模。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完成整合任務,確定保留的規??偭?,五環路內未通過治理整合的混凝土攪拌站基本退出。2014年,制定并實施全市無手續、無資質攪拌站關閉拆除方案和未通過治理整合的在冊攪拌站退出方案。2015年,實現全市未通過治理整合的混凝土攪拌站基本退出,全市混凝土攪拌站控制在135家左右。加強監管,不斷提高標準,督促保留的預拌混凝土攪拌站嚴格落實綠色生產相關管理規定,示范推廣更加節能環保的綠色攪拌站。
49.調整退出1200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污染企業。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調整退出200家污染企業,關閉全市渣土燒結磚生產線。2014年,累計調整退出500家污染企業。2015年,累計調整退出800家污染企業,關閉全市頁巖磚生產線。2016年,累計調整退出1200家污染企業。
50.集中整治鎮村產業集聚區。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調查鎮村產業集聚區清單、分布、入駐企業、生產和排污等情況,明確污染企業數量,制定整合治理方案,開展鎮村產業集聚區綜合整治試點。2015年,污染企業調整退出工作累計完成30%,責令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務的企業關閉。2016年,污染企業調整退出工作累計完成60%。2017年,污染企業調整退出工作基本完成,集聚區污染得到有效整治。
51.開展脫硝治理和低氮燃燒技術改造,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1)熱電廠、集中供暖中心燃煤鍋爐煙氣脫硝治理和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完成京豐燃氣熱電廠和10座遠郊區縣燃煤集中供熱中心煙氣脫硝高效治理。2015年,各遠郊區縣全面完成燃煤集中供熱中心煙氣脫硝高效治理。不斷推進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

(2)水泥生產線脫硝治理。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完成4條水泥生產線脫硝治理。到2014年底,全市所有水泥生產線完成脫硝治理。

52.開展工業煙粉塵治理,減少顆粒物直接排放。

(1)華能北京熱電廠實施除塵深度治理。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實施4臺機組煙氣除塵深度治理。

(2)實施建材企業物料儲運系統密閉化改造。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完成全市水泥廠、攪拌站物料儲運系統、料庫密閉化改造。

53.實施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在汽車制造、包裝印刷、家具制造、機械電子等重點行業推廣使用先進涂裝工藝技術,優化噴漆工藝與設備;深化涂裝有機廢氣治理,溶劑型涂料涂裝工序必須密閉作業,配備有機廢氣高效收集和回收凈化設施,有機廢氣收集率逐步達到90%以上,確保達標排放;推進其他溶劑使用工藝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自2013年起,各區縣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每年減少10%左右;到2017年,與2012年相比累計減排50%左右。
54.嚴格環評審批與節能評估,減少工業領域新增污染排放。

(1)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減二增一”環評審批制度。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起,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對于新增排放量的工業建設項目實施“減二增一”的削減量替代審批制度。

(2)全方位禁批未通過節能評估和環評審查的項目。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新建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必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禁止建設的工業項目和未通過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審查的項目,有關部門不得審批、核準、備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準開工建設,不得發放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排污許可證,金融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關單位不得供電、供水。

(3)嚴格重點行業表面涂裝生產工藝的環境準入。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提高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使用比例,新建機動車制造涂裝項目達到80%以上,其中小型乘用車單位涂裝面積的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控制在35克/平方米以下,家具制造及其他工業涂裝項目達到50%以上,包裝印刷業必須使用符合環保要求的油墨。嚴格執行相關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清潔生產評價指標和環境工程技術規范。落實國家有關含有機溶劑產品限值標準和有機溶劑使用申報制度。加強揮發性有機物面源污染控制,推廣使用水性涂料,鼓勵生產、銷售和使用通過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低毒、低揮發性的涂料、油墨、膠粘劑、建筑板材、家具、干洗劑等產品。

(4)實施區域限批和行業限批,清理未經審批的在建、在產高污染項目。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起,對未完成大氣污染物減排任務的區域和行業實施區域、行業限批,除民生工程外,不得批準建設排放大氣主要污染物的項目。各區縣政府堅決清理,嚴格執法,關閉違規建設、投產的污染企業、項目,2014年底前完成清理高污染行業的違規在建、在產項目。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反彈。

55.修訂家具制造、汽車制造等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完善標準體系。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完善標準體系,進一步嚴格排放限值,明確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限額、無組織排放控制等措施要求。2013年制定水泥、防水卷材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14年制定包裝印刷、木質家具制造、汽車制造、汽車修理、化工、工業涂裝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制定產品揮發性有機物限值標準。2015年修訂煉油與石油化工等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56.明確全市工業開發區的發展方向和全市工業園區、產業基地目錄。到2017年,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基本建成生態工業園區。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明確全市工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基地的目錄和發展方向,新建工業項目原則上進入相應的工業開發區、園區或產業基地,推動工業集聚發展。對新建工業開發區、園區和產業基地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對已有的每三年開展一次跟蹤評價。2014年,制定推進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生態化改造工作方案并實施。2015年,按照國家《生態工業園區標準》加快推進工業開發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展生態化設計和改造,認定第一批生態工業園區。2017年,19個市級以上工業開發區基本建成生態工業園區。
57.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鼓勵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發展節能、降耗、減排的清潔生產項目。每年開展100家左右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加大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到2017年,累計完成不少于400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水泥、石化等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58.創新經濟政策,引導企業自覺減少污染排放。

(1)開展高污染行業差別化水、電價格政策試點。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起,調查本市高耗能、高耗水行業企業用電、用水等情況,分行業、分地區,對水、電等資源類產品制定企業消耗定額,研究完善差別化、階梯式的資源價格政策;加大懲罰性電價、水價的實施力度,引導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加快調整轉型、有序退出。力爭2014年發布實施。

(2)加快制定出臺適應新形勢要求的排污費征收政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按照排污成本不低于治污成本的原則,調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收費標準;研究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污費征收政策。2014年,開征揮發性有機物排污費。根據環保要求和污染治理成本的變化適時調整。嚴格依法征收,做到應收盡收。

(3)完善并實施污染企業淘汰退出、污染治理工程的資金補助政策。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市環保局、市財政局牽頭制定出臺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資金補助政策;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牽頭制定實施污染企業淘汰退出資金補助政策,并不斷調整完善。

(4)實行排污許可證和排污交易制度。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開展排污許可證和排污權交易政策研究,確定排污許可和排污交易指標種類、許可證發放和排污交易范圍。2014年,制定出臺相關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對已有的重點行業排污單位、新增大氣主要污染物的排污單位啟動排污許可證發放和交易試點工作。2016年,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許可證發放范圍,完善排污交易等相關規定。

(5)建立企業環保“領跑者”制度。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4年,研究建立企業“領跑者”制度,出臺評價標準和鼓勵辦法,并組織實施。對能效、排污強度達到更高標準的先進企業給予鼓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整個行業的環保發展。

(6)推進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推進綠色信貸和綠色證券,將企業環境信息納入銀行征信系統,對環境違法企業,嚴格限制企業貸款和上市融資,取消享受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優惠等政策的資格。

59.強化污染物排放監測與核算,加大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執法力度。

(1)強化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監測與核算。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進一步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單并初步建立數據庫。2015年,全市環保系統全面具備監測和核算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能力。2016年基本實現動態掌握揮發性有機物、顆粒物排放情況。

(2)加大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執法力度。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起,按年度組織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不斷創新聯合執法機制,形成監管執法合力。2014年底前,完善重點污染源在線監控體系,重點污染源按要求安裝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控系統,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充分運用監督性監測、污染源在線監控、現場監察等手段,切實加大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執法力度,依法查處超標排放等違法排污行為,對偷排偷放、屢查屢犯的違法企業,依法予以關停。對涉嫌環境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舉報違法排污行為的人員給予適當獎勵。

60.減少餐飲企業污染排放。

(1)督促餐飲單位穩定達標排放。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督促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達標排放、定期清洗煙道,確保油煙凈化設施正常使用率不低于95%。每年組織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經營性餐飲油煙直排等違法排污行為。

(2)取締露天燒烤等違法行為。

主要措施和時間節點:2013年底前,各遠郊區縣政府按要求劃定本區域禁止露天燒烤范圍。每年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整治露天燒烤、垃圾與秸稈焚燒等違法行為,清理整頓街面非法經營,減少“街頭污染”。

專題策劃:冉澤    出品:中國能源網內容中心
?關于我們 | 誠聘英才 | 相關法律 | 會員注冊 | 網站地圖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1999-2021 北京中能網訊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