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9月26日對媒體稱,為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拓展油氣勘查開采的新領域,我國將建設長江經濟帶頁巖氣勘探開發基地,包括重慶、四川、貴州等整個長江流域。重慶是中國頁巖氣開發的領軍人物,據該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重慶地區頁巖氣資源量估算達13.7萬億立方米,是國內頁巖氣最富集的地區之一。2017年,重慶有望建成首個100億方產能氣田。
近十年來,全球頁巖氣開發改變了世界能源格局,美國在“頁巖氣革命”進程中,通過將頁巖氣轉化為石油,使其從石油凈進口國轉為出口國。重慶市于2009年啟動了全國首個頁巖氣資源勘查項目,此后,國土資源部將重慶列為國家頁巖氣資源勘查先導區。據悉,到2020年,重慶將實現頁巖氣產能300億立方米/年。根據《頁巖氣開發十二五規劃》目標,國內頁巖氣產量力爭2020年產量達到600-1000億立方米,重慶毫無爭議地成為中國頁巖氣主戰場。
根據目前探明儲量,重慶涪陵頁巖氣田系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頁巖氣田。當前,涪陵頁巖氣田一期工程已變產建為主為建管并重,加強單井、平臺的氣藏動態分析,通過“一井一策”管理確保效益開發。據了解,涪陵頁巖氣田二期工程已開展地面、鉆井、試氣等工作。其中,焦頁69-3HF井、焦頁92-2HF井、焦頁81-3HF井等多口井,測試均獲得每天20萬方以上的高產工業氣流。截至今年5月底,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投產254口氣井,建成產能73.25億立方米,并進入全力沖刺百億立方產能的重要階段。
重慶市目前民用及工業用天然氣每年消耗量為68億立方米左右,這意味著到今年5月底時,該市的頁巖氣產量已經相當于該市全年的天然氣消耗量。目前,涪陵頁巖氣除部分供應重慶市場外,還通過“西氣東輸”能源管道,將天然氣沿長江輸送至上海及沿途城市。
2017年7月和8月,涪陵頁巖氣田月度產銷量連續突破歷史新高。頁巖氣公司瞄準全年產銷工作目標,努力實現增量增效,采氣中心正持續開展“一井一策”管理模式,對氣井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優化間歇開采井生產制度,平均關井時間由20天降至7天左右,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單井日產量。圖為技術人員對涪陵頁巖氣田3號脫水站的設備進行巡查整理自網絡
重慶市南川區跟涪陵區緊鄰,均位于四川盆地東部,是頁巖氣資源富集區,南川區預測儲量為5000億立方米以上。9月26日,重慶市南川區頁巖氣通過長南輸氣干線接入“川氣東送”管網正式輸氣。自2012年起,南川頁巖氣開始勘探,預計2017年可完成26口井的鉆井工程,投產18口井,明年6月全部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氣將達16億立方米。圖為南川頁巖氣井整理自網絡
5年來,經過選區研究定帶、勘探預探突破、開發評價試驗,目前南川頁巖氣8個平臺已完工收場,開鉆21口,完鉆15口,壓裂10口,試氣9口,平均單井每天28萬方產量。圖為在操作室內一位正在進行鉆井作業的工人整理自網絡
近日,重慶綦江丁山頁巖氣勘探取得重要發現。媒體從勘探公司了解到,日前,重點探井丁頁4井試獲頁巖氣最高日產20.56萬立方米,證實丁山構造中深層為頁巖氣高產富集帶。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