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SNEC展會期間,陽光新能源基于“魔方”技術平臺重磅發布iSolarSim光易仿光伏發電仿真軟件2.0。該軟件引入AI實景仿真能力,具備“全景仿真、精準仿真、AI驅動、智能優化”等核心特性,聚焦解決發電評估不準、設計效率低、土地利用不足等行業難題,為光伏電站建設注入數智化革新動力。
從建模走向對話,AI開啟仿真新交互
傳統仿真軟件往往依賴人工設參、數據導入,不僅效率低下,還難以適配差異化場景需求,最終導致發電評估出現偏差。而在電力交易日趨靈活的今天,發電偏差極有可能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演變為盈虧分界線。
iSolarSim 2.0首創“實景仿真雙引擎”,分別針對地面電站場景和工商業/家庭光伏場景,實現組串級與組件級的高精度發電計算,整體仿真精度提升達2.5%。借助“精準實景+深度實景”雙模式,軟件能適配從荒漠電站到城市屋頂的各類復雜地形與構造,真正實現“千站千面,精細建模”。
在安徽合肥某工商業光伏項目中,iSolarSim 2.0通過AI自動識別CAD圖紙,精準還原屋頂三維空間結構及電氣拓撲,結合雙面組件反射增益有限長模型,同步生成的熱力云圖使遮擋損失可視化,幫助設計師精準優化排布組件方案,提升電站整體發電能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iSolarSim 2.0首次引入AI智能體概念,在光伏仿真領域實現提示詞式交互,支持用戶以對話提示詞方式獲取“光伏電站發電量”“最佳輻照角計算”“斜面輻照量預測”等核心參數。在上海浦東某項目實測中,智能體10秒內完成方位角0°、傾角25°地面電站場景下的發電量計算,較傳統手動輸入效率提升90%,助力設計團隊實現“快速決策,邊問邊算”的極致體驗。
面對光伏電站設計日趨復雜化的趨勢,iSolarSim 2.0還通過內置的高性能仿真引擎實現萬級方案秒級尋優,可在3分鐘內對上萬組不同方案完成仿真對比,效率提升千倍,幫助用戶快速找到最優設計解。
全場景覆蓋,全行業共享
不僅如此,iSolarSim還支持“平地+山地”混合場景下的復雜組件排布優化。用戶可根據不同目標(發電量最大化或容量最大化)靈活選擇仿真策略,突破冬季早九晚三不遮擋的陰影約束,以土地能量綜合利用為內核進行陣列布局優化,實現裝機容量提升5%、發電量提升1%、整體毛利提升3%以上。
面對中國家庭光伏市場的細分需求,iSolarSim 2.0支持人字坡屋頂的單/雙面仿真與山體陰影計算。其創新地將傳統二維無限長模型升維至三維有限面積模型,構建屋面與組件間的能量傳遞路徑,使雙面坡屋頂場景的仿真精度提升超過2%。
從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到中小型工商業項目,再到千家萬戶的家庭光伏,iSolarSim 2.0實現了大中小微電站場景全覆蓋。軟件現已面向全行業免費開放共享,為設計院、EPC企業、開發商、個人用戶等各類角色提供專業支持,共同推動光伏行業邁入人人皆可仿真的新“實”代。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