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黑人大战欧美免费,百度网盘-黄色视影,开心久久激情,色网免费视频在线,日本妇成熟A片免费观看,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拦,在线高清av,香蕉sese,4399神马在线观看免费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光伏產業大省如何“反內卷”

2025-07-09 08:44:36 四川日報   作者: 記者 史曉露  

光伏行業有多卷

巨額虧損

2024年光伏A股上市公司虧損總額超600億元

價格暴跌

2024年多晶硅跌幅39%

硅片跌幅50%

電池跌幅40%

組件跌幅29%

需求

2025年全球光伏市場樂觀需求量:600GW

中國光伏市場樂觀需求量:250GW

產能

截至2024年末

中國光伏廠商硅料、硅片、電池、組件

四大主產業鏈產能均超過1100GW

川企如何“反內卷”

●自發減產能

●大幅降成本

●提升產品力

●拓海外市場

政府如何發力

出臺若干措施

支持光伏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

拓展應用場景

力爭2025年底前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200萬千瓦以上

7月8日,A股市場,光伏設備板塊大漲,龍頭ETF放量大漲超5%,多只個股漲停。其中,市值逾900億元的“大象”——通威股份5天收獲兩個漲停板。此外,多晶硅期貨也罕見漲停。

久違的大漲,源自近期一系列重磅利好。繼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釋放“反內卷”新信號后,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集14家光伏企業及行業協會負責人座談,會議明確提出,“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新一輪“反內卷”行動中,光伏行業為何備受關注?四川作為光伏產業大省,路又在何方?

A

政策背景

國家層面“反內卷”信號密集釋放,光伏企業若低于成本價銷售或受重罰

“這次的措施會很猛。”一位參會企業負責人在會后透露,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企業上報成本價,如果后續繼續低于成本價銷售,有可能會受到重罰。

從多方披露的細節來看,也足見此輪“反內卷”動真格。當天,光伏行業龍頭“一把手”悉數到場,涵蓋通威集團、隆基綠能、天合光能等產業鏈上下游頭部企業。高規格的會議、實質性的表態,也讓參會者們直言“感受到國家層面對治理光伏行業無序競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視和決心。”

其實,去年以來,中央已多次釋放“反內卷”信號。

從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到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高層治理“內卷”的聲音不斷升溫。今年6月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修改完善治理平臺“內卷式”競爭方面的規定,將“反內卷”正式納入法律規制范疇。

再從行業來看,光伏成為“反內卷”重點之一,此前已有鋪墊。

去年以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就多次組織光伏頭部企業召開專題座談會,強化共識,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去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光伏制造行業新規,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和資金要求,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企業公平競爭座談會,光伏、電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7家企業參加,圍繞整治“內卷式”競爭深入交流。

其實,回顧中國光伏行業的成長史不難發現,光伏業在闖市場的過程中已多次洗牌。

本世紀初,我國光伏產業的原材料、市場、設備“三頭在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歐洲削減光伏補貼,海外市場需求驟降,國內300多家光伏企業倒閉;2011—2012年,我國光伏產品遭遇美國和歐盟的“雙反”調查,光伏出口驟降,國內產能嚴重過剩。此后光伏產業又面臨“斷奶”陣痛,2018年國家發布“531新政”,控規模、降補貼,行業經歷新一輪洗牌……

近30年來,我國光伏行業經歷了多次周期性起伏,在政策與市場雙重作用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逐步確立全球領先地位。

B

行業背景

產能嚴重過剩,產品價格倒掛,僅光伏A股上市公司去年虧損總額就超600億元

為何光伏行業會成此輪“反內卷”的先鋒?首先是因為,光伏行業“內卷”嚴重。

“雙碳”目標下,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1年至2024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增速分別為13.9%、59.3%、148.1%、28.3%,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

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至少有108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進入光伏行業,多家上市公司加碼投資新項目。

以硅料和電池老大——通威為例,2019年,該公司的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產能分別為8萬噸、20GW,到了2024年,這兩項產能已分別超過90萬噸和150GW,分別是2019年的11.25倍和7.5倍以上。

爭先恐后的擴張,帶來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據光伏行業權威機構InfoLink Consulting數據,截至2024年末,國內廠商的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四大主產業鏈產能均超過1100GW,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5年全球與中國光伏市場樂觀需求量分別為600GW和250GW左右。

供需失衡下,全產業鏈價格暴跌。據上述機構數據,2024年,全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價格跌幅分別達39%、50%、40%和29%。2025年以來,組件最低報價0.6元/W(較2023年下降40%),這一價格比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測算的最低成本0.68元/W還要低。

產品價格倒掛,多數企業陷入越賣越虧的惡性循環。2024年,多家光伏巨頭創下歷史最差業績:隆基綠能虧損86.18億元、通威股份虧損70.39億元、TCL中環虧損98.18億元……僅光伏A股上市公司虧損總額就超過600億元。

今年一季度,企業大面積虧損仍在繼續,通威股份虧損25.93億元,交出了有史以來最差的一季報,晶澳科技、隆基綠能、晶科能源緊隨其后。

去年以來,光伏巨頭們就頻頻發聲,“中國光伏亟待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同時施力。”

其次,光伏“反內卷”對國家能源轉型、鞏固提升全球競爭力至關重要。近年來,光伏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但“內卷”為行業埋下隱患。

“內卷會導致企業增產不增利,沒有利潤,企業就無法持續進行創新投入。”四川大學化工學院教授、互聯化工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吉旭認為,中國光伏產業要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必須將科技創新作為驅動力。產業必須實現合理回報,才能支撐企業持續投入研發、升級產能,最終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C

四川對策

既要在“全國一盤棋”思路下做產業規劃,又要打出政企“反內卷”組合拳

四川是光伏產業大省,擁有生產企業32家、應用企業28家,覆蓋光伏全產業鏈環節。通威、協鑫、天合光能等全球前10強的光伏企業已有6家在川投資,多晶硅產量占全國20%,電池片產量占全國六分之一,光伏產品綜合產能居全國前三位。

正因如此,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從短期來看,“反內卷”將給四川光伏產業帶來短期陣痛,部分企業會出現減產停產和虧損裁員等情況;但從長遠看,有助于企業生產企穩、倒逼技術升級,增強四川光伏制造業競爭優勢。

“反內卷”路在何方?

一方面要引導企業減產能,加強技術創新,另一方面還需規范地方招商引資行為,破除地方保護,終結補貼競賽。“各地要在‘全國一盤棋’思路下去做產業規劃,合理分配產能,避免重復建設。”吉旭建議。

記者梳理發現,企業和政府已打出了一套“反內卷”組合拳。

自發減產能。去年12月,通威就宣布旗下的4家高純晶硅生產公司開始階段性有序減產控產。今年7月起,國內十大光伏玻璃廠商決定集體減產30%。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樂山、宜賓等地有多家光伏企業已經停產或減產。

大幅降成本。雖然有企業減產停工,也有企業復產。今年6月,通威旗下的高純晶硅生產企業——四川永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經復產。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一方面是因為6月到10月是四川的豐水期,執行優惠電價,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公司通過技術優化和工藝改進,把成本控制到足夠低。”記者了解到,2023年,通威股份通過技術優化和工藝改進,將高純晶硅的平均生產成本降至4.2萬元/噸以內,大幅領先行業平均水平。2024年,通威部分基地成本進一步優化,其中,內蒙古多晶硅基地的現金成本(不含稅)降至2.7萬元/噸,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提升產品力。“卷價格不如卷自己的技術。”在眉山璉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唐旋看來,企業只有不斷創新,降本增效,才能穿越行業周期。當前,太陽能電池技術加速迭代。2023年以來,TOPcon電池技術興起,逐步成為主流產品,但公司卻專注異質結電池技術,走了一條差異化路子。唐旋介紹,2023年底,公司在生產工藝上取得突破,將原料成本降低8分/W,同時大幅提升可靠性,當前占據了15%左右的國內異質結電池片市場份額。

還要拓展海外市場。近年來,包括光伏在內的“新三樣”集體出海。2024年,通威持續深耕歐洲、亞太、中東非等核心市場,2024年海外銷量同比增長98.76%。“預計今年海外占比將繼續突破。”通威股份董事長劉舒琪在日前的股東大會上透露。

政策層面也在發力。今年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光伏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從降成本、拓市場、提升競爭力等3個方面,提出了10條真金白銀措施。“降成本是當下企業面臨的最大堵點,是燃眉之急。”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材料工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還將拓展應用場景,為光伏產品消納應用開辟增量市場,力爭2025年底前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規模200萬千瓦以上。

盡管當前光伏行業處于下行周期,但業界對光伏未來前景仍然看好。“前兩年光伏行業的暴利不是常態,當前的價格倒掛也不可持續,通過有序糾偏,行業一定能重回正軌。”吉旭認為。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2023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若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將達到18200GW,而截至2024年末,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剛剛超過2000GW。“任何行業都會有階段性的周期起伏,但光伏在能源轉型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不會變,光伏行業還有值得我們共同期待的星辰大海。”劉舒琪表示。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光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