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進口煤炭3303.70萬噸,創下了三年來新低,也是2023年以來的第二低位,最低值出現在2023年2月,進口量為2917萬噸。
6月份煤炭進口量同比下降25.93%,降幅創2022年6月(不含)以來新高,也是今年連續第四個月同比下降,且降幅在逐步擴大。6月份煤炭進口量環比下降8.33%,同樣是連續第四個月環比下降。
6月份,江南大部降水集中,居民用電增量有限,水電出力改善,火電廠符合較低,加之庫存高位,補庫需求有限。與此同時,盡管內貿煤價格觸底反彈,但漲幅有限,且出現在下半月。隨著內貿煤價格跌至四年來新低,進口煤價格優勢不再,終端采購積極性進一步減弱。
此外,部分煤炭出口國供應有所減少或也是我國進口煤減少的原因之一。以澳大利亞為例,受洪水、寒流等惡劣天氣影響,煤炭發運受阻。
而印尼煤出口定價政策的調整也使得印尼煤在海運市場上的競爭力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買家對印尼煤的采購積極性。
7月份以來,隨著進口煤價格的補跌,以及國內電廠日耗的攀升,印尼煤招標采購增加。整體來看,在迎峰度夏的電煤消耗旺季影響下,預計7月份煤炭進口量將有所增加,環比或將呈增長態勢,不過同比走勢還有待觀察,但大概率將延續下降趨勢。
累計來看,數據顯示,2025年1-6月份,全國共進口煤炭22170.20萬噸,同比下降11.1%。盡管同比降幅不小,但從進口量來看,今年上半年仍處高位。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國內供應寬松格局不改之下,預計煤炭進口量將維持高位回落態勢,除非出現極端用能增長。
就全年來看,受內貿煤市場長期下行及煤炭進口量逐月減少等因素的影響,業內人士及機構對全年進口量的預測也同步減少。5月份的時候多數還表示預計將保持在5億噸左右。但近期則紛紛表示會將至5億噸以下。
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華電集團生產技術部副主任張愛培表示,預計2025年全年煤炭進口量將由2024年創紀錄的5.43億噸下滑至約4億噸。
永安期貨研報指出,在中性預期下,若后續動力煤進口減量維持當前累計同比減速,全年動力煤進口量預計下滑約10%,影響動力煤進口量約4000萬噸。雖無法完全對沖今年產量帶來的增量,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動力煤的供應壓力。
汾渭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棟斌在上述煤炭大會上表示,從目前來看,國內動力煤供應充足,對外依存度較低;國內煉焦煤資源接續有限,對進口煤剛性需求較高。未來,進口煤進入中國的主要驅動力為高性價比。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