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3954期]2025-07-16
-
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3%
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6605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1172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9050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390314億元,增長5.5%。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二季度增長5.2%。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
-
新興產業成拉動電力消費增長主動力
從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0日舉行的《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2025》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985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從用電增量構成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拉動分別達到3.4和1.8個百分點,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9.9%和26.3%。新興產業用電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成為拉動電力消費增長的主動力。
-
“國鈾一號”示范工程首桶鈾產出
7月12日,我國產能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天然鈾產能項目——“國鈾一號”示范工程,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成功生產出第一桶天然鈾產品。這標志著我國鈾資源開發正式邁入綠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時代。項目建成后,將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核工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源保障。
-
煤炭市場價格大幅回落 行業利潤大幅下降
今年年以來,煤炭現貨價格延續了2024年下滑趨勢。7月8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現貨指數價623元/噸、同比下跌257元/噸。煤炭行業利潤總額由2022年的10202億元依次回落到2023年的7629億元和2024年的6046億元。今年前5個月,利潤總額降至1264億元,同比下降50.6%,行業企業虧損面達到53.6%。
-
上半年規模以上原煤產量24.0億噸 同比增長5.4%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原煤產量24.0億噸,同比增長5.4%。6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4.2億噸,同比增長3.0%,增速比5月份放緩1.2個百分點;日均產量1404萬噸。
-
國際油價7月15日 下跌
7月15日,國際油價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8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6美分,收于每桶66.52美元,跌幅為0.69%;9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50美分,收于每桶68.71美元,跌幅為0.72%。
-
全年降碳預計超1600噸!“深海一號”打造深海綠色大氣田
近日,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正加快推進三甘醇再生系統汽提氣回收項目。該項目于今年年初啟動,現已步入收尾階段,待其正式投用后,預計全年可減少天然氣放空量近100萬立方米,降低碳排放量超1600噸,這是“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生產體系的重要一環。
-
內蒙古印發行動方案推動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內蒙古自治區工信廳近日聯合印發《內蒙古自治區推動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部署推動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缎袆臃桨浮访鞔_到2027年,內蒙古全區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裝備制造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建立較為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體系。初步構建布局合理、協同緊密的產業集群,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在關鍵材料、核心部件制造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
四川發布臭氧污染預警:多地或有污染風險
7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據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7月中旬后期,四川盆地有一次臭氧污染過程。7月13日起,盆地大部以晴好天氣為主,氣溫逐漸升高,輻射增強,氣象條件有利于臭氧生成,預計成都平原、川南及川東北部分城市有臭氧輕度污染風險,成都平原個別城市有臭氧中度污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