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的第六屆國有企業數智化采購與供應鏈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會議以“數智賦能?鏈啟新程”為主題,匯聚了政府機構、央國企采購與供應鏈部門負責人、業界專家與生態伙伴,深入探討數字經濟時代國有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的數智化轉型路徑。杭州端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端點科技”)作為協辦單位受邀參會,為央國企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會上,端點科技創始人&CEO趙灃偉出席大會主論壇并發表演講《從戰略到執行,打造AI原生的企業管理軟件》,分享了端點科技在AI賦能企業管理方面的前沿探索與創新行動。
端點科技十余年來服務了數百家行業頭部企業,深度參與了眾多大型央國企的數字化轉型,一直秉持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并始終致力于從軟件的底層邏輯出發,打造契合企業長遠發展的軟件體系,助力企業在數智化浪潮中決勝未來。
圖:端點科技創始人&CEO趙灃偉發表演講
管理軟件的價值轉變:從“記錄工具”到“執行中樞”
傳統的軟件更多是過程記錄、流程管理和業務支撐。趙灃偉在演講中指出:“曾經的軟件系統,只能發現問題,卻無法提供執行方案;這導致企業的“管理理念”長期以來都缺乏有效的落地路徑。
如今,以AI為內核的企業管理軟件正在改變這一局面。趙灃偉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全新的圖景:“未來軟件能及時感知企業內外部經營變化,具備戰略洞察、決策引擎和執行中樞的功能,告訴我們公司不同階段怎樣實現不同的目標,由誰去執行,怎樣去執行,并在我們授權的情況下自主地去執行指令、分派任務。”這種革命性的自主能力,正是基于AI所實現的,它將真正打通戰略到執行的“最后一公里”。
管理理念的AI進化:平衡計分卡
企業管理軟件的核心在于其所承載的管理理念。每家企業都有想要遵循的管理理念,過去這些理念更多依賴人的行動來落地,沒有與企業軟件形成有效的執行路徑,這也構成了大多數管理軟件難以突破的瓶頸。
趙灃偉在演講中引用了羅伯特·卡普蘭和戴維·諾頓的經典管理理論「平衡計分卡」以及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的箴言。他提到,在21世紀初期,一些頭部的軟件企業就將「平衡計分卡」管理思想在軟件中實現,但當時的產品只是簡單數據抓取,系統也不具備被AI驅動的能力,因此只能發現問題,不能給出解決方案并驅動執行,軟件無法從根本上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因此未能得到廣泛應用。
科技與人的融合從未停歇,AI的誕生讓軟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發生了質的變化。AI原生ERP讓企業戰略到執行的“智慧自主”成為現實,讓管理理念真正根植于軟件中。擁有AI基因的ERP系統能夠及時探查數據,發現問題,構建任務鏈條,驅動執行,并且能夠實時監測執行偏差,自主調整策略路徑。
從戰略到執行,建設屬于您的AI顧問團隊
傳統企業軟件的功能實現高度依賴人工操作,其效率與上限受制于人的經驗與執行力。由AI原生的ERP,并非在舊系統上修修補補或是加入一些AI功能,而是在AI基因上打造的企業管理軟件,真正成為驅動企業運轉的“第二大腦”。
AI原生ERP將能力直接賦予AI,讓其自主完成從洞察、決策到執行的閉環流程。端點科技對此提出了一個全新概念——“AI顧問矩陣”:以ERP核心系統為中樞,構建起一個由多個AI智能體組成的顧問網絡,覆蓋市場戰略、供應鏈、營銷、銷售、產品設計、生產、財務等。
這些AI顧問如同企業的智能員工軍團,有著清晰的組織架構,從頂層戰略顧問、各部門專業顧問,直至一線業務執行顧問,這些AI顧問不僅能讀懂數據、預測趨勢,更重要的是能主動提出策略建議,直接推動執行落地,實現從“感知”到“執行”的無縫銜接。
AI+ERP:重構企業管理的新范式
“每個戰略由AI支撐,每個執行由AI驅動。”趙灃偉強調,未來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取決于是否擁有“AI大腦”——一個既懂戰略、懂業務、更會執行的智能管理系統。AI原生ERP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從戰略到執行高度智能化的企業管理閉環,讓企業管理智慧決策,自動執行。
趙灃偉的演講不僅展示了端點科技在AI+ERP領域的產品布局,也折射出整個企業軟件行業正加速智能化升級的趨勢,更為未來企業管理描繪了一個清晰藍圖:AI不僅是賦能,還將成為管理思維的內在組成部分。戰略與執行將不再分裂,而是由一套系統協同聯動,自驅成長。
圖:大會現場
正如《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所確信的:人工智能(AI)及其相關技術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塑造全球社會的核心力量。AI原生ERP將不再是選擇,而是一場不可逆轉的企業管理模式革新。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