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要落實《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要求,將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作為首要任務,聚焦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4個重點行業,從原料、用能、工藝、產品4個方面發力。
在擴大綠色原料使用方面:重點是提高廢鋼鐵、廢銅、廢鋁等再生資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爭到2027年,將比重分別提高到22%、30%、25%。
在擴大綠色能源使用方面:加快氫能在傳統產業應用就是一個重要方向,把清潔低碳氫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煉化等行業應用作為重點,加快推動實現規模化突破。
在擴大綠色工藝應用方面:重點是加快傳統產業具有革新性工藝的攻關,從根本上解決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瓶頸制約。比如,鋼鐵綠氫冶金、近零碳排放電爐流程煉鋼工藝,電解鋁無炭陽極技術,石化化工行業智能連續化微反應、綠色合成技術,建材大型窯爐氫能煅燒、電能煅燒工藝等。
在擴大綠色產品供給方面:重點是為經濟社會各領域提供綠色低碳效果明顯的新材料、新產品。比如,建材行業將推廣節能玻璃、新型保溫材料、新型墻體材料等;石化化工行業要推廣水性涂料、油墨、膠粘劑等。
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載體,氫能產業正從政策驅動轉向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的關鍵階段。2024年我國氫能生產消費規模突破3650萬噸,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總消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氫成為增長亮點。截至2024年底,全球累計建成可再生能源制氫產能超25萬噸/年,我國占比近一半。
然而,氫燃料電池行業仍處于早期商業化階段,市場競爭加劇、市場需求不穩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因素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瓶頸。2024年國內四大氫能龍頭企業——億華通、重塑能源、國富氫能和國鴻氫能,合計凈虧損約18.1億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根據市場預測,至2035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00萬輛。隨著加氫站覆蓋率的提升、設備成本的下降以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優化,氫燃料電池行業有望迎來商業化轉機。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