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剛摘牌,供電方案就‘追’上門了。”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基地用電負責人鄧晟說。
5月,該基地正式落地杭州,當天供電方案同步送達企業。“過去是企業追著電力跑,現在是供電方案奔著企業去。”濱江區城建發展公司工作人員丁渭東說,這一轉變能讓企業獲得更完善的要素保障,“獲得電力”服務正成為杭州培育產業新生態的優勢之一。
加強用電保障,助力企業發展。2025年,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打造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推出“電等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實現臨時與永久用電一體化辦理,讓企業接電“零成本”。同時,通過提前布局電網設施、主動對接項目各環節,確保電力配套與市政建設同步推進,重點招商項目“摘牌即通電”。
在杭州,“獲得電力”服務的提升為企業帶來諸多便利:海康機器人智能制造基地專用變電站位于桐廬,“電等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為企業節省電力投資近千萬元,比常規工程縮短周期10%以上,加速企業投產接單;在富陽,供電公司提前對接浙江江豐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儲備中的項目地塊原有變電站提前進行增容,組建服務專員團隊開展專業化建設指導,幫助企業提前半年通電……
針對杭州1700余個產業園區,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摸排高新科技企業入駐情況,向重點園區提供“電力驛站+綠電綠證+高電能質量”延伸服務包,定期上門提供企業安全用電評估、能效優化建議,開展綠電綠證交易咨詢,提供安全可靠的供電保障。
——在拱墅區智慧網谷小鎮,電力客戶經理、服務專員和園區的助企小管家,組團式服務華為云、翔龍航空等入駐企業,深度開展接電路徑討論、樓宇節能診斷和改造建議,還為企業舉辦定制化用電培訓。目前,該園區內企業已認購綠色電力證書2萬張,辦公樓綜合節能超10%。
——在城西科創大走廊,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耳蝸生產線高效運轉。在激光焊接機對耳蝸的刺激器進行激光焊點操作中,不大的線圈上密布著500余個焊點,極小的電力波動就可能造成百萬元級損失。“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是我們敢于接高標準訂單的底氣所在。”該企業技術負責人譚治平說。
可靠的供電不僅護航工業發展,也在推動農業增效。“以前用柴油機發電噪聲大、油煙嗆人。現在移動電源車直接下田,插上就能充,干凈又省心。”杭州世農農場工作人員張林飛蹲在田埂邊,正在給剛落地的農業無人機換電池。為滿足農業無人機高頻次、分散式用電需求,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去年起把移動電源車開進田間地頭,隨叫隨到、即插即充,為農業生產提供“綠色續航”。
“我們深化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打造更便捷、更智能、更高質、更增值、更普惠、更陽光的用電營商環境服務體系。”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營商服務中心主任吳夢遙說。
從城市到鄉村,杭州電力營商環境正由好向優。今年1至6月,杭州累計為經營主體節省電力投資6.2億元,綠電綠證交易電量同比增長近2倍,以電力之穩促發展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