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委黨校教授羅永紅: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結構的70%左右,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巨大,發展光伏發電勢在必行。本土需求是新興產業發展的動力。
首先,啟動太陽能光伏市場,思路要有別于風電建設的思路。我國風電建設的一大特點就是采取集約發展的思路,這一思路的好處是發展速度快,但問題是上網難、調峰難,甚至出現一些風電場由于無法上網,而不得不“棄風”。如果光伏發電建設仍然采取集約式發展的單一思路,就很有可能重蹈風電的彎路。因此,光伏發電建設一定要并網和離網兩條腿走路,采取集約式和分布式建設并進,才是最快速和高效的。
其次,應重點支持建設分布式光伏系統。分布式光伏系統符合光伏發電特性和目前的技術水平。太陽能資源的主要特點是分布廣泛,有太陽照耀的地方就有太陽能資源,因此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優勢是分布式應用,應該采取與用戶用電相結合的方式安裝光伏系統,低電壓接入配電網,實現就近開發就近利用。
分布式光伏系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分布式光伏發電可利用建筑物屋頂或附近空閑土地安裝小型光伏系統,所發電量主要滿足用戶自身的用電需要,多余電量上網,并與電網進行電力交換,由電網提供備用服務,最終形成社會用電量增加,而由電網提供電量減少的情形。
在分布式離網發展上,光電建筑一體化思路前景可觀。光電建筑一體化是指利用目前的建筑屋頂和可以采光的墻體,通過安裝薄膜電池發電。這樣既不用占用土地資源,而且可以改變目前許多建筑的玻璃幕墻的純裝飾性,一舉多得,既節約了建設成本,還能提供清潔能源。
此外,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電力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補貼方式等都能有效地促進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