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有關單位和部門獲悉,重慶市涪陵頁巖氣環保研發與技術服務中心聯合中石化探勘分公司承擔的“涪陵頁巖氣田資源研究”項目,不久前成功通過重慶市級專家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涪陵頁巖氣田資源研究”項目研究表明:涪陵五峰組-龍馬溪組頁巖具有含氣量高、儲集條件好、可壓裂性好等特點。專家組指出,相關頁巖氣資源綜合評價技術,在摸清涪陵地區各項靜態地質參數的基礎上,準確預測了涪陵區生態保護紅線以外的頁巖氣資源可采儲量,為涪陵頁巖氣田規模化產能建設奠定了資源基礎,也為國內頁巖氣開發提供了科學依據。
“涪陵頁巖氣田資源研究”項目,運用了海相頁巖氣地球物理綜合評價預測技術。該研究收集整理了300多份文獻和研究報告,對研究區內5口頁巖氣井進行了復查和樣品采集工作,分析化驗頁巖樣品2846項次,修編完成基礎圖件60余幅,最終形成了“高壓頁巖氣層含氣量確定方法”“三維地震資料頁巖氣綜合預測評價技術”和“測井快速識別和定量解釋評價技術”等三項新技術。相關科技成果經認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方面開創了國際行業先河。
在相關技術支持下,涪陵頁巖氣田的探明儲量,也從2014年的1067.5億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806億立方米;其中,位于生態保護紅線外、地層埋深小于4500米的頁巖氣可采資源量達1954.3億立方米,成功實現了優質頁巖氣層的有效預測。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