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港口動力煤價格跌勢逐漸趨緩,行情走勢初現企穩跡象。5月22日,CCI5500報收于618元/噸,與上一期持平;CCI5000為536元/噸,CCI4500為469元/噸,均較上一期下跌1元/噸。
據本網了解,貿易商報價之所至趨穩主要受市場貨盤稍有增加影響。有貿易商表示,近兩日下游需求略有改善,詢貨有增多,加之空單補貨需求,致使港口低迷情緒稍有好轉,部分貿易商報價止跌維穩。
然而,即便企穩跡象初現,市場對后續行情看法略有分歧,但多數市場參與者仍然繼續看跌,根本原因即供需矛盾并未真正緩解。
近日,受高溫天氣影響,加之政策端的要求,煤炭消費需求逐步回升;與此同時,前期煤價快速下跌后,引發市場抵抗性情緒,促使煤價跌幅明顯收窄,部分電廠開始釋放少量補庫需求,招標采購有所增多。
但社會庫存處于高位,去化需要一段時間,短期內,終端需求大規模釋放的可能性較低,且后續采購數量難以預料,預計煤價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具體來看,利空因素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供應充足。即便全國原煤產量和進口量均有所減少,但減量有限;而鐵路發運量下降對中轉港庫存去化的帶動也不明顯。截止目前,環渤海八港存煤2990萬噸,較高位僅減少了127萬噸。
其二,需求端恢復欠佳。目前,電廠日耗略有回升,主要是民用電負荷拉動的,疊加制造業訂單恢復所致。但在豐水期來臨下,疊加新能源發電量持續大幅增長,火電出力難有明顯改善。中遠期,鋼鐵、水泥等行業的恢復情況尚需觀察。
利好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為確保“迎峰度夏”期間電煤供應,下游電廠補庫需求或將逐漸釋放。而非電行業剛需相對穩定。
其次,近期,受港口堆存場地緊張、發運倒掛、市場成交不易等因素影響,港口調入量減少,促使庫存持續去化。后期隨著旺季補庫的陸續釋放,北港庫存去化有望加快。
再次,產地煤礦存在或主動或被動的減產情況,疊加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預計供應端將繼續維持邊際收緊態勢。
不過目前來看,利空因素仍然主導市場,而利好因素則還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還有待觀測。因此在沒有超預期的煤炭市場相關政策出現的情況下,煤炭市場仍將呈現供需偏寬松格局,煤價將震蕩偏弱運行。若需求釋放配合度好、環渤海港口庫存繼續快速下降的話,不排除煤價出現穩中小幅上漲的可能,但明顯上漲的可能性仍然較小。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