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焦煤價格單邊下跌,供給過剩和悲觀的市場預期是造成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國內煤炭產量增加,尤其是山西地區增幅明顯,焦煤供給充足,且市場對未來的悲觀態度前所未有的一致,看跌情緒較強,煤礦庫存壓力不斷增加,各煤種價格已降至8年內新低。雖然在三月底四月初煤價出現曇花一現般短暫上漲,但總體跌勢不改,基本面矛盾持續加劇,市場悲觀情緒蔓延,投機市場活躍度持續降低,上游庫存壓力凸顯。
在當前價格之下,已經排除了一部分國內的高成本供應和性價比偏低的進口煤,焦煤在價格下跌后供需關系略有改善,上半年把主要矛盾已大部分消化,焦煤下跌最快的時間已經過去,后續博弈更為激烈。階段性、結構性的供需錯配會帶來小反彈,但從大周期看,尚未到達真正的底部,預計下半年焦煤價格會繼續向下尋底。
國內焦煤供應量
上半年國內煉焦煤產量較去年小幅增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5月,規上工業原煤產量19.9億噸,同比增長6.0%。從分省數據來看,1-5月山西、內蒙古和陜西原煤產量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3.6%、0.9%和3.1%。山西增速尤為明顯,1-5月山西累計原煤產量54174.5萬噸,同比增長13.6%。煉焦精煤方面,2025年1-5月全國煉焦精煤產量19724萬噸,同比增長5.4%,山西1-5月煉焦精煤產量9257萬噸,同比增長11.4%。山西作為煉焦煤主產地由于去年上半年安監壓力較大,產量基數較低,今年產量出現明顯增長。不過隨著煤價下行,煤礦生產積極性不斷走低,國營煤礦需保證社會效益,減產難度較大。但民營煤礦受制于庫存壓力以及盈利壓力,開工率有走低的趨勢。但是單靠民營煤礦的少量縮減,并不能改變焦煤供應過剩的局面。
進口煤供應量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1-5月中國進口量煉焦煤總計4371萬噸,同比下降344萬噸,降幅為7.3%。進口蒙古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占比分別為45.9%,28.5%,10.0%,6.7%,6.3%,進口蒙煤與俄煤合計占比達74.4%。
其中進口蒙煤2005萬噸,同比下降16.6%,進口蒙煤下降主要是由于國內焦煤產量增速明顯,國產煤與進口蒙煤競爭加劇,在山西煤快速下跌后,蒙煤性價比并不明顯,下游采購積極性一般,口岸蒙煤庫存持續處于高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口岸通關效率。進口俄羅斯煤1248萬噸,同比增加2.0%,由于俄羅斯仍然受到制裁,出口方向較為單一,雖然進口俄羅斯煤價格亦下跌明顯,但進口總量并沒有發生明顯變化。進口澳大利亞煤277萬噸,同比增加7.9%;進口美國煤291萬噸,同比下降5.2%,中美加征關稅后,美國煤到港接近停滯。
煉焦煤需求
上半年雙焦需求有韌性,由于焦煤價格的不斷的下跌,鋼廠普遍處于盈利狀態,減產檢修情況減少,2025上半年全國獨立焦企開工率73.42%同比增3.9%,增幅較為明顯;鋼廠開工86.9%同比下移0.21%,弱穩運行。雖然需求看起來不錯,但是補庫需求一直較弱,下游始終保持低庫存采購策略。
數據上看,上半年鋼材需求增量主要在出口,國內需求依然缺乏亮點。1-5月份房地產新開工、施工等數據依然不理想,對鋼材需求拖累依舊;基礎設施投資托底,1-5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6%;出口方面,2025年1-5月中國鋼材出口量達4846.9萬噸,同比增長8.9%。出口價格上,1-5月鋼材出口均價701.6美元/噸,同比下跌10.1%,量增價跌的格局表明出口增長依賴價格競爭力,雖短期緩解供應壓力,但難以根本扭轉國內鋼價頹勢。
下半年煉焦煤展望
雖然在6月下半月,煤礦事故頻發安全檢查趨嚴,以及中央環保督察組入駐煤炭主產區,致使產量有所下降。但是下半年,從供應上來看,在真正觸及成本之前,焦煤的減產是階段性的,在下游階段性補庫后,煤礦的庫存壓力短暫緩解,但中長期看,下游并不會進行大規模的持續補庫,屆時煤礦仍會面臨庫存壓力,煤礦的高庫存始終會對焦煤價格形成壓制。階段性、結構性的供需錯配會帶來小反彈,但從大周期看,尚未到達真正的底部,預計下半年焦煤價格會繼續向下尋底。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