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產地繼續降價,主流降幅5~10元/噸,部分礦籽煤單日連降2次,累計跌幅15~20元/噸,主產地局部主流礦一天一降,電廠多以長協采購為主,冶金、化工建材等需求不振。產地多礦傳出復產,比如:黃土廟煤礦明日開始正常銷售,巴拉素與可可蓋煤礦、魏墻煤礦今日起均恢復正常產銷......
而港口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64元/噸,繼續上漲1元/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6月末7月初,煤炭消費旺季特征逐漸明顯,煤炭市場存在供需雙增預期,沿海煤價繼續保持結構性上漲,但由于整體貨盤長協周轉占比較大,現貨貿易活性相對偏低,上下游出現價格分歧,導致煤價漲幅受限。
本周期恰逢二季度末,為完成季度任務,港口及終端用戶協力提高周轉效率,港口作業呈現單邊失衡狀態,截至7月2日,環渤海九港庫存為2744.6萬噸,周環比下降86.1萬噸,趨近去年同期水平。
隨著江南、華南地區高溫出現,沿海省份電煤消費水平震蕩回升,但距離入伏還有近20天左右,大部分地區尚未達到高溫閾值,日耗回升有限,終端電廠現階段補庫以長協履約為主,偏高庫存及煤價上漲持續抑制現貨采購需求。整體來看,本周期供應略有收緊、需求側向好改善,沿海煤價延續小幅上漲態勢。
進入7月份,煤炭市場供需兩側大概率呈現雙增格局,高溫范圍的擴大及極端高溫的出現或加速電廠去庫存,觸發階段性采購需求釋放,加固煤價底部支撐,但在社會偏高庫存和長協煤覆蓋下,沿海煤價上行空間有限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