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行業景氣向好,機構積極看多。多重利好因素驅動相關公司業績回升。
受益于今年上半年國內風電項目開工旺盛,風電產業鏈整體供需形勢得到有效改善,不僅零部件企業業績整體回暖,整機招標價格也在持續回升。而在“海上風電”、“深海科技”于今年3月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相關海風開發政策也在不斷出爐,這進一步提升了風電行業景氣度,推動相關公司業績向好修正。
風電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公開信息顯示,風電在今年一季度呈現出“淡季不淡”的特征,二季度整體開工節奏加速,部分重點海風項目已經完成開標、招標、首臺風機塔筒順利吊裝等重要節點性事件。
公開信息顯示,總投資5.59億元廣西田林舊州風電場項目開工;貴州黎平高孖風電項目以及華潤潛江熊口100兆瓦風電項目正式開工;華電龍口北100萬千瓦海風項目前期技術服務(第一階段)啟動招標;華潤汕尾紅海灣五海上風電項目風力發電機組(含塔筒)貨物及服務開標;浙江海上風電A、B、D項目前期勘察測量開標,合計11GW……據中國風電新聞網不完全統計,今年1~5月,國內25個省市新增核準風電項目共計68.4GW,同比增長72%。而機構在今年年初時也曾預測,2025年預計國內風電新增裝機110GW—120GW,有望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
近日,2025海上風電大會在遼寧省大連市召開,會上發布了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CWEA)和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主編的《海上風電回顧與展望2025》報告。報告指出,預計到2025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翻倍,到2027年有望新增24GW,到2034年海上風電在新增裝機的份額將從目前的7%提升至25%。中長期看,全球海上風電將保持增長,2025-2034年新增裝機將超350GW,截至2034年底的累計容量有望達到441GW。很顯然,無論是短期,還是未來十年,風電行業景氣度依然有著堅實基礎。
其實,風電行業景氣的向好,還可從風電設備公司的業績變化上得到佐證。據Wind數據,27家風電設備公司今年一季度營收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25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增長的公司達15家,而在此前的2024年末,彼時實現營收增長的公司為15家,實現歸母凈利潤增長的公司為8家。
此外,因金風科技、遠景能源、運達股份、明陽智能、三一重能等12家風電整機企業在去年10月份共同簽署了《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這一舉措有效地扭轉了風電行業近年的價格內卷現象。據相關媒體報道,今年1~5月,國內風機招標價格水平相比2024年全年的平均價格水平有明顯上升,增幅達5個百分點以上。
價格的上升帶來相關公司毛利率的提升。據Wind數據,在27家風電設備公司中,有19家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在今年一季度得到了提升,其中,電氣風電、新強聯、金風科技、天能重工、吉鑫科技的銷售毛利率提升居前,分別提升了8.86、8.18、7.98、7.69、7.50個百分點。
對于風電板塊,國金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此前造成風電板塊投資體感較差的三大因素,在過去半年到一年內均出現明顯反轉:風機價格戰帶動的產業鏈通縮轉向通脹;國內海風項目推進確定性大幅提升;歐洲海風需求景氣度顯著回升。預計風電行業將維持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產業鏈大部分環節仍有較大的出口替代空間,海外市場提供額外成長性。
廣大特材率先預披露中報業績
6月25日,廣大特材(688186.SH)發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的自愿性披露公告,這是27家風電設備公司首家披露中期業績情況的。
公告披露,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25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6.19億元左右,同比增加32.91%;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預計增加1.57億元左右,同比增加367.51%;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95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預計增加1.87億元左右,同比增加2342.81%左右。
對于此次中期業績預期大幅增長的原因,廣大特材在公告中解釋稱:“1,報告期內,公司下游所屬行業需求整體向好,公司產銷兩旺,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增長32.91%左右。2、報告期內,公司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適時優化內部產品結構,同時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整體毛利率進一步修復,公司盈利能力增強。3、募投項目效益進一步顯現:其中,風電齒輪箱零部件項目產能逐步釋放,訂單放量,設備平均利用率大幅度提升,銷售收入同比大幅度增加,有效降低單位固定成本,實現盈利。海上風電鑄件項目通過一系列技術改造、產線優化、工藝降本、產品多樣化等方式促使產能利用率大幅度提升,熔煉產能滿負荷運轉,盈利能力增強。”
回顧廣大特材自2020年上市以來的業績表現,可發現,今年中期業績預期是其上市以來最好的中期業績表現。此外,在年度業績表現上,公司除了2022年歸母凈利潤下滑了41.55%外,余下年份均保持了營收和歸母凈利潤的持續增長。
業績的持續向好,推動廣大特材股價的穩步增長。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截至7月7日,下同),廣大特材股價上漲了79.75%,這一漲幅在27家風電設備股中排在了中環海陸、新強聯之后,后兩者同期分別上漲了112.27%、88.1%。而若從去年9月24日大盤啟動上漲行情以來計算,至今年7月7日,廣大特材已經上漲了203%,是風電設備股中漲幅最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大特材年內股價持續上漲的同期,公司在年內持續進行的回購舉措也對股價的上漲帶來了有力支撐。據廣大特材今年1月2日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徐衛明提議,公司使用華夏銀行張家港支行提供的專項貸款及公司自籌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此次回購的總資金為20000萬元(含)—40000萬元(含)。回購價格上限為26.22元/股。
也就在上述公告發布后數日,即1月13日,廣大特材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了32852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153%,支付資金總額為561466.16元(不含印花稅、交易傭金等交易費用)。此后,公司一直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買入。
6月10日,廣大特材發布關于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的公告,稱為保障回購股份方案順利實施,將回購價格上限調整至38.61元/股(含)。在此份公告發布后數日,即6月18日,廣大特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累計回購股份達17766697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8.0052%。據統計,在1月13日-6月18日回購期間,廣大特材股價上漲了69.42%。
6月18日,廣大特材發布《關于第二期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方案的公告》,公告稱,實控人徐衛明向公司董事會提議回購公司股份。第二期擬回購金額仍為20000萬元~40000萬元。資金來源為工商銀行(7.750, -0.05, -0.64%)張家港分行提供的專項貸款及公司自籌資金。回購價格上限為39.52元/股。據統計,6月18日公告發布后至7月7日,廣大特材股價上漲了3.89%。
16家風電設備公司最新評級為“買入”
其實,除了廣大特材披露了年內回購情況,恒潤股份、通裕重工、威力傳動、天能重工、金雷股份、振江股份、日月股份、明陽智能也披露了自己的回購情況。其中,年內股價上漲了30.39%的恒潤股份年內回購了372.35萬股,回購金額合計5000.14萬元。
通裕重工、威力傳動、天能重工的回購金額排在廣大特材和恒潤股份之后,金額分別在4996.6萬元、4420.67萬元、3968.74萬元。這3家公司自4月8日市場再次上漲以來,至今分別上漲了33.17%、6.1%、41.9%。
值得指出的是,在4月8日-7月7日大盤上漲階段,相比上證指數上漲12.16%的表現,申萬風電設備指數上漲了22.97%,而27家風電設備股中漲幅超過上證指數的多達16家。其中,中環海陸、大金重工、新強聯、吉鑫科技、飛沃科技、電氣風電、天能重工階段漲幅均在40%以上。
在良好的市場表現下,研究機構對風電設備公司的評級明顯提升。據Wind數據,27家風電設備股中,最新的萬得一致預測評級為“買入”的公司達16家。其中,大金重工、禾望電氣、海力風電、金雷股份、三一重能的機構評級買入家數分別達到16家、15家、14家、13家、10家。此外,機構最新評級為“增持”的公司數量也達15家,居前的3家公司為大金重工、金風科技、日月股份,評級增持家數為8家、7家、5家。
在機構調研方面,6月份以來也有6家風電設備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分別為運達股份、日月股份、威力傳動、廣大特材、電氣風電、宏德股份。其中,機構對廣大特材的調研家數達20家。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