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藍的施工海域,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海建工程公司黨支部將鮮紅的黨旗插在安全生產第一線。通過創新開展“黨建+安全”工作,在黨建引領下將紅色基因融入安全血脈。從甲板上的“紅色課堂”到智能化的“安全哨兵”,從發現隱患的“火眼金睛”到制度的“銅墻鐵壁”,一套具有海建特色的安全管理體系正在形成。
“打樁前技術交底必須到位,管樁質量要逐根核對!”在“三航樁21”船的甲板上,海建工程公司黨支部書記胡金巖——一位經驗豐富的甲類船長,正為船員們上著別開生面的“安全課”,從沉樁作業的技術交底到管樁質量判別,從吊裝安全到錘擊監控,他將30年積累的經驗傾囊相授,把每個安全要點講解得清晰明了。船員們圍坐傾聽,時而提問,生動的案例分析讓課堂既專業又鮮活。
如今,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海建工程公司黨支部把主題黨日形式玩出了“新花樣”,將黨日活動變成“經驗擂臺賽”,讓船員骨干分享實戰技巧;開設“微安課”,通過短視頻講解安全規范,船員們刷手機即可學習;開展“安全第一課”,確保每位新上崗船員都繃緊安全弦。船員們逐漸從“被動聽”到“主動講”,爭當安全生產的“把關人”。
胡書記常說:“安全與質量是‘一根樁上的兩條纜繩’,少一根都不行。”在“船舶課堂”上,安全與質量通過創新方式融入每一次作業中。連海浪都在為這種安全教育點贊!
今年上半年累計檢查船舶52艘次,發現并整改隱患137條,通過“安康云”系統實現124條隱患的“隨手拍”閉環管理。這組數據正是海建公司領導班子帶班巡查交出的上半年“安全成績單”。
每周的“找茬”時間,周永輝經理都變身“細節控”,拿著手機對著整改照片“找不同”。臺階上有滴落的油泥,安全網系固不規范,小問題藏著大危險!”他總愛這么念叨。安環部的顧丕定更是個“強迫癥”,連顆螺絲都要擰三遍:“一顆松動的螺絲,可能就是事故的導火索。”
2023年以來,海建公司以黨員領導干部帶班巡查為抓手,同步開展“船舶安全環保及船容船貌專項整治行動”,優秀船舶還能拿獎。這套“大家來找茬”的安全管理模式,讓隱患無所遁形,為海上作業撐起“保護傘”。
“叮!”隨著手機提示音響起,“三航樁21”船船員們圍坐觀看最新制作的《打樁船危險告知》微視頻。海建公司以“黨建+安全”為抓手,精心打造《消防救生操作指南》、《登船安全規范》、《打樁船危險告知》等3部系列安全培訓視頻,實現211名船員培訓全覆蓋。依托視頻教學,上半年高效開展應急演練189艘次,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海建公司同步推進智能安防升級:部署高清監控系統實現作業全程可視;創新“一鍵喊話”系統確保指令直達;智能電瓶車充電站消除用電隱患;門禁系統規范人員管理。科技賦能下,安全生產防線更加牢固。
另外黨支部創新開展“黨建+安全”主題黨日活動,組織紅色小分隊走遍16艘船舶,為全體船員送上職業健康“營養餐”;聯合公安機關精心烹飪普法教育、綠色出行、酒駕警示“安全套餐”3場;還端出《公車管理辦法》這道“制度硬菜”,讓安全管理更有滋有味!
“安全不是喊出來的,是干出來的!”胡金巖說。海建工程公司黨支部將持續深化“黨建+安全”模式,讓黨旗在安全生產一線高高飄揚,為海上生產筑起堅實的安全屏障。(文字:孫菱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