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煤炭市場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1、先進產能加快建設和釋放
事件回顧:2月,國家四部委下發特急文件,要求加快釋放優質產能;4月,六部委下發通知,要求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多發揮北方優質產能作用;5月,國家發改委推出九項舉措穩定煤炭市場,鼓勵引導優質產能加快釋放,有序增加1億噸優質產能;6月,國家發改委再次下發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煤炭優質產能釋放。
解讀:在此基調下,我國先進煤炭產能有序釋放,總產能比2017年底增加了3.45億噸,原煤產量同比小幅增長。
2、進口煤限制
事件回顧:2月,發改委此前對進口煤炭限制性措施暫時放開,4月,煤炭進口限制令再度開啟。這次不僅二類口岸限制,部分一類港口也開始不同程度地限制進口煤。6月煤炭進口再度放開,10月2日,國家發改委在廣州召開沿海六省關于煤炭進口會議,稱今年底煤炭進口還是要平控,進口指標不再增加,按原來計劃執行。11月14日,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在江蘇召開進口煤會議,要求停止進口煤報關,且中國華南地區的電廠已經被通知嚴禁進口煤報關。
解讀:2018年的進口煤市場可謂是起起伏伏,政策對國內煤價也起到了比較大的影響。總的來看,國家是想達到與去年持平的,也階段性地下大力氣限了,但最終還是超了,根源在于進口價差太大了。
3、環保不再一刀切
事件回顧:9月1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正式發布,取消了統一的限停產比例,將實施因地制宜推進工業企業錯峰生產。
解讀:該政策對2018年整體市場需求起到了托底作用,尤其是對焦煤價格保持堅挺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4、GDP增速下行
事件回顧: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18年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為6.5%,而第二季度是6.7%,第一季度是6.8%,2017年是6.9%。國民經濟增速表現出明顯放緩態勢。
解讀: 經濟增速放緩,煤炭消費自然減速。這兩年煤炭價格變化邏輯已經從看需求變為看供給了,漲還是跌,基本主要看供給側改革力度和進口政策。
5、公轉鐵漸行漸近
事件回顧:5月18日,生態環境部提出,2018年9月底前,山東、長三角地區沿海港口煤炭集疏港運輸全部改由鐵路;6月26日,交通運輸部稱將實施8項重點任務,在環渤海、山東沿海和長三角地區,2018年年底前,沿海主要港口、唐山港、黃驊港等煤炭集港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
解讀:從2017年開始,各種公轉鐵的政策就密集出臺,未來75%的煤炭運輸都將由鐵路承擔。無論是煤礦和大型電廠鋼廠,還是中小貿易商、物流商、卡車司機,要做的就是及早看清趨勢、順應趨勢、尋找機會,改變自己,有實力布局鐵路的就及早布局,沒實力的就尋求合作,卡車司機可以多關注新能源貨車以及新的短途線路需求。但轉型中必然有一部分會被淘汰出局,比較殘酷,鐵路運輸會對大型企業更有利,煤源更穩定,大量中小貿易商、中小物流商、卡友們,可能會面臨嚴峻挑戰。
6、未來鐵路運力可期
事件回顧: 3月17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最長重載煤運鐵路蒙華鐵路開始全線鋪軌,標志著該項目站前工程基本完成,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規劃年輸送能力超過2億噸,計劃于2019年12月1日開通運營。
1月16日起,鐵路部門在山西省呂梁市瓦塘鎮至山東省日照港的瓦日鐵路,開行萬噸重載列車。瓦日線2018年運輸煤炭約3500萬噸,2019年可能達到5000萬噸,該鐵路設計年貨運能力為2億噸。
7月17日,從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了解到,陜煤集團自建的靖神、馮紅、榆橫二期鐵路將于2019年底前實現全面通車,屆時將與已經運行的紅檸鐵路、榆橫一期形成陜北鐵路物流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有效緩解煤炭運輸壓力。
解讀:近幾年煤炭鐵路發展較快,唐呼線、瓦日線的開通都緩解了大秦線的壓力,還有神華和陜煤化這樣的大型煤企也在加速布局鐵路資源,自建的鐵路也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國煤炭運力緊張的問題。按照規劃,2018年煤炭鐵路運力將提升1.5億噸,但煤炭鐵路運輸南下運力不足、鐵路短駁設施不健全、鐵水聯運存在的問題仍待解決,這一問題在2019年還會明顯存在,2020年隨著蒙華鐵路的通車將有所緩解。瓦日線作為山西煉焦煤運輸主干道,未來將有明顯增量。
7、焦煤品牌集群(9家企業聯手)
事件回顧: 9月20日,中國焦煤品牌集群在京成立。中國焦煤品牌集群共有八家發起單位,分別是山西焦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龍煤集團、安徽淮北礦業集團、河北冀中能源集團、河南平煤神馬集團、開灤集團以及沈陽煤業集團。2018年11月中旬,在2019年全國煤鋼焦中長期合同洽談銜接會上,山東兗礦集團獲批加入中國焦煤品牌集群,形成中國煉焦煤九大企業聯盟銷售的格局。
解讀:該集群的成立,意味著煉焦煤生產企業形成了聯盟,未來在價格談判上將更有話語權,而且9家企業來自不同地域,擁有不同煤種,也可以在煉焦配煤方面進行優勢互補。
8、電廠貫徹“高庫存”策略
事件回顧:2018年春節以來,電廠一直貫徹“高庫存”策略,截止12月20日,全國重點電廠庫存8663萬噸,比去年同期高了1820萬噸。
解讀:該策略對于電廠來說還是比較成功的,一方面高庫存會加大貿易商看跌心理,一方面高庫存也讓電廠更多地依靠長協拉運,市場煤難以放量,再加上高峰期來臨前提前一個月采購等措施,都對全年動力煤價格形成了壓制。
9、焦化產能很難再增了
事件回顧:7月3日國務院于正式印發《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要求:重點區域加強獨立焦化企業淘汰力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實施“以鋼定焦”,力爭2020年煉焦能力與鋼鐵產能比達到0.4左右。
9月18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河北、山西省全面啟動炭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運行壽命超過10年的焦爐淘汰工作。
山西力爭全省焦炭年總產量較上年度只減不增;河北、山東嚴禁新增焦化產能;江蘇的沿江地區和環太湖地區獨立焦化企業要在2018年底前全部關停,江蘇其他地區獨立煉焦企業2020年前全部退出。
解讀:作為高污染、高耗能,同時又產能嚴重過剩的焦化行業,在國家嚴厲的環保政策下,產能只會縮減,很難增長。
10、新型煤化工發展提速
事件回顧:3月22日,山西公布了《山西省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2018年行動計劃》,今年將重點建設100個煤化工項目,包括12個現代煤化工項目、83個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項目和6個其他項目;山東宣布將打造魯南國家級煤化工產業示范基地;陜西計劃2018年新開工10個能源化工項目,總投資逾千億元,多為現代煤化工項目;內蒙鄂爾多斯市已經建成各類煤化工產能1500多萬噸,年煤炭轉化量達到650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內蒙包頭推64個重大項目 煤化工投資400億元。
解讀:現代煤化工的發展速度近幾年非常快,一方面源于國家的戰略考慮,降低石油依存度,一方面也可促進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和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所以政策支持力度高,預計2019年依舊保持高速增長。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