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地實地調研了兩天 ,今天把調研的情況總結一下, 現在產地包括北方港,情緒高于實際市場。拉運熱度絕對不及去年5-7月份,現在的產地市場有一條腿走路的嫌疑,因為塊煤和籽煤的銷售非常差,這代表下游的工業不行。就貧道的眼光來看,真看不出坑口有多熱。目前最多能達到供需平衡。
這幾天有小部分貿易商已經上頭了,都覺得后期漲幅無限,現在往港口的發運量已經相當大了,“天平現象”出現了,發港口的量大了以后會壓制港口的煤價,但同時產地的煤價起來了。
但是今年大部分貿易商比較理性,不參與對賭。目前坑口買貨的有所增加,但是壓價也比較厲害,目前坑口貿易商的存煤,基本上還在賠錢,因為直接的成本就是短倒費,少也得15塊左右吧,人工成本,場地成本,設備成本,資金成本這些都不算,還要賣的比煤礦便宜才能吸引客戶。所以今年產地貿易商最大的難題,不是跌了多少,而是漲幅不夠。煤礦漲20可能起不來多大作用,但跌20那就損失大了。利潤和所承擔的風險嚴重不成正比。通過今天產地外購的這一輪漲價,估計巴站站臺上的存煤,能有5-10元的盈余。個人認為市場應多看山東魏哥,少看大集團外購。
目前港口貿易商報價高且堅挺,但是需求并不多。貿易商發港口的貨開始增加,港口的庫存有可能要起。現在的市場關鍵點其實不在煤炭市場,而在于天氣,天氣的原因導致民用電蓋過工業用電,看天氣預報其實就知道煤炭市場了。
最后總結:目前的市場明顯呼聲大于實際需求,港口全憑拿氣場撐著,坑口全憑貿易商賭市場分流貨源。道爺不是賭煤價能有多大的跌幅,而是賭大多數人白干,99%的貿易商在給1%的貿易商做嫁衣裳。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