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長協發運比較充足,電廠日耗低,消耗緩慢,造成社會庫存始終居高不下。在高庫存壓制下,電廠以消耗自身庫存為主,新增采購需求有限;且有需求的電廠采購時會優先兌現長協,面對市場采購有限。上半年,供大于求之下,國內煤價一跌再跌,發熱量5500大卡港口市場煤平倉價從年初的770元/噸降至6月16日的615元/噸,累計下跌了155元/噸。
持續下跌的行情對產能釋放產生抑制作用,部分中小煤礦因長期虧損而減少發運;但主要產煤省區扎實做好煤炭穩產穩供,充分發揮煤炭兜底保障作用,原煤產量保持增長態勢。此外,進口維持高位,盡管印尼、蒙古進口煤價優勢不明顯,且國內供應寬松;加之兩個協會發出“嚴控劣質煤進口”倡議,煤炭進口量將同比下降。不過綜合分析,進口煤仍將穩定在4.5-5.0億噸/年的高位,對沿海市場形成壓制。國內煤炭產量的增長勢頭可以覆蓋進口煤的減量,造成國內市場仍保持寬松局面,抑制了煤價過快上漲。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往年同期偏熱,降溫用電負荷將維持高位,電力供需平衡偏緊,局地高峰時段供應緊張。受發運倒掛及主產區安全環保檢查影響,煤炭生產和發運略有減量,環渤海港口庫存回落至正常水平,市場逐漸轉好,煤價止跌反彈;但受社會庫存過高制約,煤價上漲幅度和空間有限。此外,受行業“反內卷”因素影響,水泥、粗鋼等行業耗煤減少。疊加國內電廠長協拉運充足,庫存居高不下;在高庫存壓制下,電廠以消耗庫存為主,新增采購需求有限。
下半年,需求端還是有一定改善的,國內將陸續迎來:迎峰度夏、金九銀十、迎峰度冬等用煤關鍵時期,用煤企業負荷有望逐步增長,電廠和非電行業用煤需求均存在一定提升空間。四季度,水電、風電等新能源發電能力將逐漸減弱,發電需求將更多向傳統火電轉移,火電廠耗煤需求存在增長預期。下半年,市場供需關系存在改善預期,但由于產能加快釋放,疊加進口煤價格便宜,對國內市場的支撐力度不強。但是,當前煤價已經跌至谷底,繼續大幅下跌幾無可能。“迎峰度夏”、“冬儲備煤”可能會帶來煤炭市場階段性反彈,但反彈空間和持續性有限,預計港口煤價將回歸至650元/噸附近。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