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優質市場煤發運持續倒掛,港口優質貨源短缺狀況暫未緩解;疊加部分貿易商對迎峰度夏預期較好,挺價情緒強烈,疊加下游釋放部分補庫需求,促使煤炭價格存在一定的上漲支撐。本周,不同卡數煤炭價格分別上漲3-9元/噸不等。
截止目前,環渤海八港合計存煤降至2634萬噸,較5月10日減少了483萬噸,標志著環渤海港口成功完成了“瘦身”計劃。回顧五月中旬,環渤海港口庫存頻創新高;港口方面采取措施,加快煤炭疏運,之后存煤出現緩慢回落。與此同時,六月份主產區安全、環保檢查高壓,疊加煤價持續回落,發運倒掛,利潤減少,且市場成交不多,造成貿易商發運減少,部分優質貨源緊缺。
需求方面,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經濟頂壓前行,展現出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成為推進世界經濟的“穩定源”;今年1-5月份,社會用電量增長3.4%。進入夏季,隨著氣溫的升高,部分電廠剛需拉運略有釋放,環渤海港口下錨船數量尚可,裝船略高于調進,環渤海港口庫存持續回落。此外,貿易商對“迎峰度夏”旺季需求和行情走勢抱有期待,認為煤炭價格存在反彈的可能,部分貿易商有惜售行為,待價而漲;也有貿易商積極囤煤,等待時機出貨。進口方面,澳洲主要動力煤發運港口,以及連接煤礦與港口之間的鐵路網絡,因降雨出現中斷,導致高熱值煤炭出口量減少,促使國際煤價上漲,國內市場有所改善。
正值月底,產地煤炭供應或存在收縮預期。首先,前期部分煤礦在跌破成本線后開始停產停銷,部分煤礦選擇以銷定產;其次,主產地環保、安監嚴格,個別露天礦、洗煤廠出現階段性停產,也有少數煤礦陸續發布停產檢修計劃;再次,臨近月底,產地部分完成月度生產任務的煤礦陸續停產。而本周,沿海市場商談氛圍恢復,新增貨盤略有增加,運價止跌復蘇,港口煤價持續反彈,形勢轉好。但目前的煤炭市場仍面臨著三大壓力:首先,沿海電廠庫存高位運行,可用天數穩定在15-18天,無大規模補庫計劃;其次,南方部分地區持續降雨,致水電出力超三成,強力壓縮火電日耗增長;再次,印尼低卡煤到岸價格優勢明顯,導致部分終端用戶轉向進口資源,內貿煤運輸需求被分流。在此背景下,下游用戶普遍采取“低頻次、少量采購”策略,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上周后半程,港口告別持續三個月的陰跌模式,終于迎來了煤價反彈行情。雖說這個煤價反彈的幅度有些過于輕微,上漲動作遲緩,但相對于今年的國際國內大環境而言,夏季之前,煤價能出現輕微反彈就已實屬不易。值得注意的是,高溫天氣確實對煤炭的需求有著顯著的拉動作用,尤其是進入六月下旬,華東、華南高溫天氣此起彼伏;華東地區出現降雨后,華南迎來高溫,而華南持續陰雨天氣后,華東再次進入高溫模式,高溫酷熱天氣迅速拉升居民用電負荷,增加了電煤消耗。此外,由于以伊沖突,導致歐洲對補充能源庫存的擔憂,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加劇了對沖突背景下庫存補充速度的擔憂,運往歐洲的煤炭價格與天然氣價格同步出現上漲。而近期,全國多地陸續發布高溫天氣預警信息,我國大江南北用電量進入階段性波動上漲的階段。展望后續市場,高溫天氣的覆蓋范圍、高溫持續時間,及水電出力補充、電廠日耗變化、環渤海港口去庫情況、澳洲印尼等國出口增減情況等都是影響煤價走勢的關鍵因素。若后續高溫天氣帶動用電需求上升,或水電出力減弱、電廠庫存下降,以及國際煤價大漲,都將拉動市場需求,煤價有望繼續得到提振。
調入方面,雖然產地安全、環保壓力增加;但目前國內煤炭供應仍較為寬松,在環渤海港口庫存回落至正常水平之后,大秦線發運量逐漸恢復至120萬噸的高位水平。由于鐵路發運的部分資源要支援京津冀電廠,流向環渤海港口的增量有限。調出方面,下游電廠日耗處于恢復期,庫存保持在偏高水平;加之在前期集中的階段性補庫需求釋放后,北上拉運再度放緩,環渤海港口下錨船略有減少,但港口調出量不減,比調進量高一些,環渤海港口并未出現壘庫,支撐了煤價不至于突然下跌。
本月是安全生產月,主產區環保及安全檢查導致產地供應略有收緊,發運成本倒掛、港口結構性缺貨、進口煤性價比不高、“迎峰度夏”預期升溫等利好因素增多,貿易商挺價、漲價意愿升溫,部分緊缺煤種價格小幅上漲。但需求端并無實質性改善,無大規模采購行為,對煤價支撐力度有限。若后續南方遭遇極端持續高溫天氣,催生日耗超預期增長,或引發階段性集中補庫行情。電廠補庫需求會加快釋放,采購節奏有望迎來邊際改善,對國內煤價存在支撐,夏季的煤價跌破610元/噸的可能性不大。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