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反內卷”政策加碼,行業困境反轉可期
6 月29 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評論文章《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點名光伏、新能源汽車、儲能存在價格戰情況。7 月1 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要求,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退出,成為國家層面反內卷政策新信號;同日,《求是》雜志刊文《深刻認識和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7 月3 日,工信部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14 家光伏企業及行業協會交流發言,會上明確提出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與此同時,光伏行業協會也發起反內卷號召。
以上信號近期密集釋放,表明反內卷大背景下,國家層面正在醞釀強力措施,對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問題進行徹底治理,更多政策端利好可期。
行業減產逐步實施,硅料報價持續上修
近期光伏上游核心環節已在開展減產工作:國內十大頭部光伏玻璃廠企業已達成協議減產30%,預計7 月玻璃供應量將減少至45GW 左右;硅業分會透露,多晶硅環節正嘗試由產能占比70%以上的龍頭企業組建聯合體,以承債方式收購其他100 萬噸產能。我們認為,未來隨著政策逐步落實,強有力政策值得期待,包括不限于限價銷售、關停部分產能,嚴控企業生產配額等,或將有更多環節參與減產。
目前硅料企業統一上調報價,7 月7 日價格顯示,頭部多晶硅廠對部分訂單致密/復投料報價從上周末的35~36 元/千克上調至37 元/千克,原因主要是近期“反內卷”政策導向及行業自律。預計隨著各廠商對政策的響應,疊加排產降低自發挺價,硅料價格有望進一步上行。
硅料龍頭廠商,盈利能力有望修復
公司是全球光伏一體化龍頭企業,形成了自上游工業硅至終端光伏電站的全產業鏈布局,截至2024 年年底,擁有工業硅產能30 萬噸、多晶硅產能超90 萬噸、電池產能超150GW(TNC)、組件產能超90GW。其中,公司高純晶硅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 年實現高純晶硅銷量46.76 萬噸,全年產銷量約占全國30%,市場份額穩固。同時,硅料的綜合電耗、硅耗最新已分別降至46 度、1.04Kg 以內,持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并隨工藝升級、經營質效提升持續降低。
展望后續,作為硅料龍頭企業,在光伏“反內卷”減產背景下,公司有望在維持出貨體量領先地位的同時,直接受益于產業鏈價格和利潤修復。
盈利預測
預測公司2025-2027 年收入分別為995.46 、1236.46 、1373.46 億元,EPS 分別為-0.51、0.71、1.23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35.6、25.6、14.8 倍,公司作為硅料龍頭企業,有望受益于光伏“反內卷”帶來的產業鏈價利修復,首次覆蓋,給予“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風險、光伏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風險、競爭加劇風險、大盤系統性風險。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