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煤遭雙重暴擊跌下神壇
大秦線檢修5天讓港口日均甩掉15萬噸庫存,秦港庫存量終于從連續50余天的"超長待機"模式回歸到660萬噸。不過這場"減肥計劃"還任重道遠,預計要到下旬才能看見"馬甲線"。
當前的市場堪稱"冰火兩重天":低卡煤因"貨源緊缺"成了香餑餑,高卡煤卻淪為"滯銷款",只能打折促銷。有意思的是,進口煤因關稅和國際運費暴漲雙重暴擊,瞬間從"海歸精英"變成"過氣網紅",讓國產煤重新站上C位。
雖然四月天里電廠機組集體"躺平檢修",但非電行業突然支棱起來當起了"接盤俠",讓日耗量保持著"假裝沒掉隊"的倔強。貿易商們手握"漲價劇本",但港口庫存這個"重量級配角"又死死拽著煤價不讓放飛自我。這場"淡季不淡"的煤炭大戲,且看各位玩家如何在這微妙的平衡木上走出魔鬼步伐。(今日煤炭數據網)
關稅風云:煤炭市場的“愛情買賣”
2025年的春天,中美兩位“前任”在貿易戰場上互甩“分手費”——中國對美國煤炭加征18%關稅,美國則對中國商品祭出67%的“天價套餐”。這場看似與煤炭無關的“愛情買賣”,實則讓煤老板們集體上演了一出《備胎的自我修養》。
劇情梗概:美國煉焦煤原本是中國鋼鐵廠的“白月光”,但關稅一加,到岸成本瞬間漲出150元/噸,相當于約會時突然要求AA制還要自帶紅酒。鋼鐵廠老板們一拍大腿:“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轉頭牽起俄羅斯和蒙古煤的手:“你家煤不僅便宜,通關還不用排隊掃碼!”
黑色幽默:煤炭市場的“反脆弱”經濟學
關稅大戰看似刀光劍影,實則給中國煤炭行業上了三堂“反脆弱”公開課:
第一課:供應鏈的“備胎管理學”
俄羅斯煤:“以前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是你高攀不起!”(2025年對華供應恢復至1億噸)
蒙古煤:“中蒙通關效率提升,快過你雙十一快遞!”
國產煤:“感謝關稅,讓我從‘土味小伙’晉級‘國民老公’!”
第二課:價格戰的“躺贏哲學”
秦皇島Q5500動力煤價格跌至690元/噸,網友調侃:“這價格配上長協價,簡直是煤價界的拼多多!”
煤老板們淡定表示:“跌到成本線?正好讓新疆煤退出群聊,我們繼續‘控量保價’!”
第三課:政策市的“魔幻現實主義”
行業協會倡議“以需定產”,被網友解讀為:“翻譯成人話就是——都別卷了,一起躺!”
分析師神總結:“煤價跌破長協價?別慌!這叫‘以退為進’,等經濟回暖,煤價能反彈得比國足進世界杯還快!”
未來展望:煤老板的“逆襲劇本”
展望后市,煤炭江湖或將上演以下橋段:
“俄蒙CP”持續發糖:預計2025年蒙俄煤炭進口占比突破95%,網友建議:“建議中俄蒙合拍《煤炭合伙人》,票房預定!”
“煤電聯營”成新頂流:神華、陜煤等高分紅企業被股民封為“股息界李佳琦”:“買它!買它!買它!”
“非電需求”暗中蓄力:化工、建材行業默默囤煤:“等地產回暖,我們就是煤價起飛的第一陣風!”
終極預言:
某匿名煤老板透露:“等美國煤商哭暈在廁所,我們就去抄底他們的礦!這叫‘關稅復仇者聯盟’!”
結語:
中美關稅大戰,看似讓煤炭市場經歷了一場“中年危機”,實則激活了它的“第二春”。從“進口依賴”到“國產崛起”,從“價格戰”到“躺贏學”,煤炭行業用實力證明:只要備胎夠多,套路夠深,再大的關稅也能變成“真香定律”!
責任編輯: 張磊